投資萍語:中資股短期風險較小 - 熊麗萍

投資萍語:中資股短期風險較小 - 熊麗萍

沉靜一段時間的「一籃子」救市措施傳聞突然再起,令上周五內地股市終於可主導港股表現,大市由跌轉升。
筆者相信北京奧運仍是中央政府的焦點所在,在這段期間推出一些與股市相關的重大措施之機會甚微,但一些只與個別行業相關的政策調整則不會中斷,例如調高出口產品退稅,調整產品價格等,若政府真的如傳聞中將多項救市措施一併推出,令市場焦點將由北京奧運轉向股票市場,這似乎並非中央政府的取向,亦與近期高層官員一直強調保持金融市場穩定的言論相違背。筆者相信市場只利用這些消息作短線炒賣活動,不宜見股價急升追貨。
相反,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本周均召開會議,利率動向將對美元、油價及金價走勢影響較大,並左右美股走勢。港股固然受這些外圍因素影響,另一主要焦點是公司業績,滙控(005)、恒生銀行(011)明天公佈中期業績,緊接其後的便是東亞銀行(023)、港鐵(066)及太古系等。
由於銀行在次按投資、兩房債券及貸款之撥備數額難於掌握,因此,各方對銀行股業績的預測相當參差,以滙控為例,預計上半年盈利倒退15%至35%不等,而東亞的盈利預測亦由增長10%至下跌20%的大範圍,反而市場對恒生的預測則較接近,由盈利增長8%至下跌5%不等。

滙控業績影響力大

由於預測的上限與下限數字相距較大,因此,實際數字應可符合預期,但若在預期上限或下限,對股價影響仍會相當明顯,尤其是滙控,該股份由近期低位反彈15%,若其盈利倒退為市場預期下限,股價才可望突破130元,並帶動恒指上越23000點。
筆者更關注滙控的英國業務表現,當地樓市及經濟持續疲弱,若業績反映這方面的撥備金額大,令其股價借勢調整的機會甚高。但以估值而言,預期市賬率為1.5倍,仍屬合理,持貨者索性待業績公佈後再決定沽售或持有,未持貨者則可靜待大市調整拖低其股價時才買入。
至於國企股業績方面,根據A股所列的時間表(H股只是未正式公佈),大多在本月下旬才公佈,減少受業績因素影響,中資股短期風險較小。繼續留意中化化肥(297)、中鐵建(1186)及中交建(1800)。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目前持有中鐵建(1186)及中交建(180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