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股市下挫及通脹預期上升令債價受影響,外滙基金錄得有史以來最高的半年度虧損,截至6月底投資虧損達350億元,但在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多次預早「放風」的風險管理下,損手程度較市場預期為低。按香港人口現時超過680萬人計,即每人平均虧蝕5147元;期內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獲得236億元收入。 記者:劉美儀
若以季度表現計,外滙基金次季損手達204億元,較首季的146億元更甚,次季投資虧損亦是該局自01年起有公佈季度投資表現以來,虧損最嚴重的一季。金管局自93年成立至今,共有三次半年度虧損紀錄,對上一次蝕錢最多的半年度,可追溯至01年6月底錄得166億元虧損。
單港股虧損321億
去年度帶挈外滙基金收益創新高的功臣──港股投資,成為今年上半年業績見紅的「罪魁禍首」,期內單是港股組合扣除股息的估值便虧損321億元,連同持有港交所(388)股票的港股組合,6月底共值1425億元,佔外滙基金資產值達10.11%。作為策略性資產組合的港交所估值,半年度減少65億元。
上半年外滙基金持有的其他股票估值亦虧損254億元,猶幸其他貨幣兌美元升值,令外滙估值收益獲得116億元,而來自債券與其他投資總回報共109億元,抵銷了股票組合的部份虧損。
任志剛評論外滙基金表現時指出,外滙基金錄得350億元投資虧損,約佔總資產2.5%;他形容上半年投資環境極為困難,尤以股市為甚,另外通脹預期加劇,亦令債券孳息率自4月起上升,債價因而受影響。
投資港交所蝕65億
展望未來,他認為「困境顯然尚未過去」,主要經濟體系可能陷入衰退,商品價格高企及對通脹的憂慮並未消退,美國住屋市場問題持續甚至可能惡化,對當地消費者以至整體經濟造成影響,故投資環境仍然困難,他呼籲外界要「作好準備」,艱難時期還會持續。
鑑於投資虧損、支付財政儲備費用、港交所股票估值減少,及利息與其他方面支出,截至6月底,外滙基金累計盈餘較去年底減少684億元,至5486億元。
外滙基金總資產則較5月底減少394億元至14092億元,期內政府財政儲備賬則較去年底增加265億元至4911億元。
外滙基金表現(億元)
‧香港股票收益/(虧損)^
08年上半年:(321) 07年上半年:151 07年全年:558
‧其他股票收益/(虧損)^
08年上半年:(254) 07年上半年:121 07年全年:67
‧外滙收益
08年上半年:116 07年上半年:75 07年全年:87
‧來自債券的回報#
08年上半年:109 07年上半年:123 07年全年:610
‧投資收入/(虧損)
08年上半年:(350) 07年上半年:470 07年全年:1422
‧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
08年上半年:(236) 07年上半年:(133) 07年全年:(276)
‧策略性資產組合的估值增加/(減少)^
08年上半年:(65) 07年上半年:不適用 07年全年:47
註:^包括股息
#包括利息
*用作計算2008年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的固定息率定為9.4%,2007年的固定息率定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