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對記者道:「沒有壓力,這是一場遊戲。」
在一片劉翔不能敗的叫囂中,在北京奧運奪金大熱的高壓下,劉翔幾乎失卻了個人的身份,他是國家重點重金冶煉出來的鋼鐵,說白了,有凝聚民族意志的功能。而他居然說把這殘酷的比賽視為一場遊戲,大概,這答案,也是他本人或他教練事先琢磨過的吧。
不曉得劉翔回答過多少次有關壓力的問題,當你平日吃的食物與吃的地點都與國家次等重視的運動員有別,那不同的待遇,就是壓力,有自然是有的,重點在於如何化解,忘記許勝不許敗這等不人道的加油壯語,視之為一場遊戲,實在是高明的心理調釋之道。衷心希望,劉翔講得出,做得到。
想像着在隔離的環境中吃着國家級的海參,有沒有吃出個壓力來?為甚麼是海參,不是海蝦?都為那0.01秒的差別,想到連吃都帶着功利心的時候,不得不佩服劉翔的情緒智商,給我,還未到起跑,海參還未消化,就已焦慮症復發了。
角力於金銀銅鐵錫之間,的確是一場遊戲。玩遊戲當然也要投入才好玩,才能享受那快感。即如玩大老二,不在乎到給人炒十三隻也無動於衷,那就毫無樂趣可言,問題是輸了遊戲,不會輸去甚麼尊嚴前途名譽。這樣放輕鬆點的心態,勝數該比賭得太大一輸便輸身家的玩法高。
問題是,明知槍聲一起,便是一段只爭朝夕的不歸路,同時能抱着玩遊戲不抱得失心跑過去,是有點難度,難到要學會進入無我無名無得無失玩啊玩,才能避過高壓對身心健康的損害,發揮到最好。
普天下有很多鬥快的劉翔,受不住壓力,又不能抽身,就當是一場遊戲好了。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