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將是一個消了毒的奧運。別的不說,觀眾為運動員打氣,原應真情流露百花齊放,但30支北京奧組委指定的啦啦隊將進駐賽場,帶領內地觀眾以官方設計的統一動作和口號吶喊助威。四年前為對付「京罵」(或「國罵」)而成立的北京球迷協會啦啦隊,也變身成其中一支「奧運文明啦啦隊」,但連他們的會長也說:「保持基本文明就可以,不一定要統一動作口號,那太死板了。」 記者:陳沛敏
奧運期間,這批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的奧運文明啦啦隊將肩負重任,穿起一式一樣印有奧運啦啦隊吉祥物「咚咚」的T恤,到比賽場地,按北京奧組委和中共中央文明辦建議的標準加油手勢和口號,試圖帶動現場氣氛。
這樣的打氣安排,可能是歷屆奧運罕見。不過,這在京城並非新事物。北京球迷協會會長王文接受訪問時解釋,京罵十多年前在中國聯賽球場上開始出現,逐漸演變成球迷集體行動,甚至有蔓延全國之勢。所謂京罵,就是在賽場上罵北京粗話;球場上大喊生殖器官形容詞或「問候」球員、裁判的家人。這雖非中國球迷獨有的現象,卻引起中國當局高度關注。
邀禮儀專家教球迷
北京市副市長兼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曾表示,國罵不能發生在2008年奧運會上,因為鏡頭會把北京的形象送到世界幾十億觀眾前。2004年,北京球迷協會在官方支持下成立,並組成「綠色狂飆文明啦啦隊」,為北京國安隊打氣,更為抗衡京罵。賽前成員會在場外派發宣傳文明觀賽的傳單,比賽時每當球場爆發此起彼落的京腔粗話,綠色狂飆即時響起「國安必勝」、「進一個」的「文明」助威聲,試圖蓋過那聲聲「X!」。
王文的另一職銜是北京球迷學校校長。球迷也要上學?王校長解釋,他們會邀請不同項目的運動員、裁判、體育記者和禮儀專家,從他們的角度講解怎樣打氣才恰當。由於名人效應,加入球迷會又有門票優惠、免費服裝等好處,至今已有約4,000人次上過課,啦啦隊活躍成員也超過800人。
警方嚴打京罵聯盟
京罵收斂還因為北京當局嚴懲,遇上火爆球賽,警方動輒出動百計警力在場監視和拍攝。去年,年輕人在網上組織的「京罵聯盟」幾十名成員,在球場上一面揮動「國安必勝」、「JM(京罵)聯盟」和「歡迎來到地獄」三面旗幟,一面爆粗,後來組織被警方解散,年僅20歲的組織者還被行政拘留7天兼禁入國安主場看賽一年。
曾看過2000年悉尼奧運、2002年世界盃及歐洲多個聯賽賽事的王文,已經買票準備看京奧男足的中巴大戰。雖然中國隊小組出線機會不大,但他估計京罵之聲不會在奧運場上響起,因為「對方根本聽不懂」。作為資深球迷,他語重心長:「觀賽是要享受過程,保持基本文明就可以,不一定要統一動作口號,那太死板。體育也不應政治化,否則那就變成民族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