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新聞得悉京奧會奏起新版國歌,記者採訪負責此事的北京交響樂團,負責人解釋新版比舊版長了兩秒,節奏稍慢了一點,為的是顯出「大國的風範」。
若說是為了藝術的理由、演奏的理由,甚至奧運的理由,我都可以接受,但出師的名目是「大國的風範」?真讓人受不了。恕我藝術視野狹隘音樂造詣淺,我不知道何謂大國美學。你說法西斯美學、納粹美學,我還有一點頭緒。
關於國歌,每個國家的國歌,總背負着意義重大的歷史情境與民族因由,創作者與演奏者大概也沒想到甚麼大國小國,國就是國,地理空間與精神空間是不同的概念。
這些事愈來愈本末倒置,真正的大國風範是不會成天把大國風範掛在嘴邊。泱泱大度毋須刻意經營,自信心足夠,就不會到處豎立大國崛起的指標。
我最憂慮的事情:藝術服膺於政治指令與目標。就當國歌與藝術無關,但有份參與奧運盛事的藝術家,無一不把大國風範當作一回事,很難不令人疑惑,他們面對自己的創作時,早已喪失發乎自然的審美能力,不由自主聽命於官方發出的大國崛起須知守則。來港出席書展的陳丹青也會參與由張藝謀統籌的奧運開幕匯演,憑他的自省精神,他應該警覺潛藏的危機。
各種文化跡象顯示,中國已進入繼文革之後另一瘋狂時代,就看多少人仍可保持清醒與自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