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公佈6月零售數據,該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約為222億元,按年增11.6%,遜於市場預期的13%。渣打香港經濟師劉健恒指6月銷貨值增長放慢,進一步肯定香港零售市場的增長正在放緩中,顯示通脹已影響消費。
僅增11.6% 通脹乃禍首
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6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升4%。而經修訂後的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為232億元,按年升13%,總銷貨數量則按年升5.6%。
另外,今年上半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升15.9%,總銷貨數量則升9.3%。
若按各類別作細分,撇除因期內屢次加油價而急升44%的燃料(按銷貨價值計算)外,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錄得約18%升幅,為升幅最高之主要類別。持續多月錄得雙位數增長的百貨公司和電器及攝影器材類別,增幅放緩至6.9及8.3%。
奧運料打擊零售市道
政府發言人指,全球經濟放慢、金融市場緊縮及通脹等因素,有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惟相信穩健的勞工市場情況及訪港旅客增長,可為零售業提供支持。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關百豪預期,不少市民將會留在家中觀看奧運,會對8月零售市道構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