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報道北京杜絕「京罵」和官方打氣團的準備工作。說到賽場上爆粗,不要以為那是啖羊肉串、喝燕京啤的男球迷的專利,也有平時不說髒話的女球迷,一入球場就痛快大罵。很多年前,記者在三里屯酒吧區採訪北京市民觀看女足世界盃決賽的中美大戰,就見識過那種場面。畢竟,這是出產王朔的北京。
禁做「不文明」舉動
足球賽通常最易令人情緒澎湃激動,但北京官員說,2006年多哈亞運會羽毛球賽上,中國球迷認為裁判不公而集體爆粗,遭到印尼球迷以侮辱性手勢回敬,這樣的場面不能在北京奧運會上重演。首都文明辦為了奧運,特別印製了六萬冊《文明觀賽禮儀手冊》,免費向市民派發。
手冊內容除教育觀眾切勿做「不文明」的舉動,連每項運動甚麼時候要屏息靜氣,甚麼時候喊打氣口號都巨細無遺。
有北京球迷說,到現場看比賽主要為一個「爽」字,雖然不能過了界線影響其他人,但太多規則只會令觀賽經驗變得無趣。其實,爆粗要講場合看情況,有時未嘗不是對壓抑環境的一種宣洩、對無聊規矩的一種叛逆,但無論如何,北京奧運肯定不容出現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