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搞現代藝術,時來運到,賣一張畫一本書也可能成暴發戶。但台灣當紅又多產的作家九把刀,說過寫好文章是為了追女孩子,其實「寫作是我的工作」,需要金錢來維持興趣。所以縱使標籤自己是「網絡作家」,卻已走出網絡,兩本新作都不會在網絡發表。
記者︰陸俊雄
攝影︰王文忠
九把刀小檔案
原名柯景騰,台灣彰化縣人,1978年出生。99年《功夫》在網上連載開始備受矚目,04年《功夫》一舉成名,至今出版超過30部小說,代表作有《等一個人咖啡》、2005年的獵命師傳奇系列及殺手系列。
沒看過,別批評
不少讀者以為作家經常去旅行找靈感,享受人生。未當作家時,九把刀也覺得做作家很爽。「我和有錢人差很遠。一直有看我的作品的都知道我的來歷。」其實一個作家把書寫得好,賣得好,要理會他的來歷嗎?「只要是好看的小說,不在乎純文學還是網絡小說,而好的作家也多是在人群中出現的。」即想起《達文西密碼》和《哈利波特》等,也不是純文學。
其實他受過不少批評,不過去年起有所改變。「不少文學活動和講座都找我作定期嘉賓,跟年輕人談網絡小說,我很滿足。其實對於那些找我來的文學人來說,是自我傷害的行為。」他在《慢慢來/比較快》一書中提起大陸的網絡作家韓寒初出道在一次新書發佈會中,遇上一位純文學的老教授長篇大論批評網絡小說膚淺空洞。韓寒冷冷一句︰「我這本書的主角名字是甚麼?」老教授答不出聲,韓寒再說︰「沒看書就閉嘴。」九把刀覺得他說得很對。好的作品不分形式,何解硬要去認祖歸宗?
出版社叫我不要寫
九把刀的新書有兩本,分別是《大哥大》和《拼命去死》,都不是愛情類。前者牽連他現實生活的一場悲哀。《大哥大》屬於「都市恐怖病系列」,這個系列8年前先在網上發表,其後出書,可惜「當系列出版到第2年,出版社叫我不要寫了,因為書賣得很爛。」等現在名氣足夠了,方可繼續。書寫的是陰謀論,是因為受了陳水扁刺激看不過眼。「英美曾經出過一本書叫《1986》,也說過類似的思想控制和政治恐怖。」
至於《拼》的出現更奇怪。「在我服完兵役後,本來寫了3萬字的愛情小說計劃推出,但這時我覺得愛情題材令我很疲乏,於是改為寫了《拼命去死》。」故事講述主角晚上到了火車站卻趕不上尾班車,但在月台上見到了蔣介石、毛澤東等歷史名人。「《拼命去死》是說每個人都不會死掉時,世界會不一樣。」平常聽到人終歸一死,所以要活得精采,他卻相反,「我在街上看見流浪漢在放棄自己,是因為死只不過是遲早問題,所以覺得若大家都不會死,才會更想活得精采。」
要錢維持創作
至今仍標籤自己是網絡作家,在台灣已經買少見少,在《中國時報》寫專欄時九把刀也提過,當網絡小說出書好賣時,本來不是網上出身的作者,也爭要這個標籤,到近年大家覺得是廉價創作,不再風光,作家們又在擺脫這身份。「由一開始我就知道小說在網上免費發表是不行的。」
他儍了,沒有放棄這身份,但人總須妥協,新書《大哥大》夾雜舊網絡作品《影子》,但《拼命去死》從未在網上發表。「出版社跟我說不要老是在網上發表,大家總需要賺錢。」當愛情小說大行其道時,即使網上看到,書店也在賣,收入還不錯。但時代變了,加上出版的是古怪題材,九把刀也不會發夢,「網上未發表過的,銷量是發表過的好幾倍,我也需要賺錢來繼續貫徹在網上寫小說。」他知道有讀者說他不是,但他沒有忘記自己從何而來,希望讀者明白作家也要食飯。
九把刀試過在台灣大型書店內,在讀者面前用手提電腦和投影機即場寫作。「4小時內,我只寫了4千多字。」起初他目的是做實驗,說明網絡小說和傳統文學的不同,在於讀者即時的回應會影響寫作結果。但他也意外地示範了一次做作家的苦況,「寫給自己看是毫無壓力,但是寫給很多人看時壓力就很大。最後的1千字很辛苦才寫出來。」不少讀者問過他如何做個出色的網絡小說作家,不了解版稅等事,對做作家抱很大幻想,將興趣化為職業很有趣。但事實這是一個工作,創作並不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