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輪篩選,終於選出12位有潛質的未來記者參加副刊記者培訓班,6位壇主各自將「武功秘笈」傾囊相授,他們又吸收到多少?
壇主:森美(商台主持)
主題:創意
香港人經常將「創意」掛在口邊,究竟呢樣嘢同愛情、甚至魚蛋檔有甚麼關聯?出名「鬼主意」特別多的森美就為大家解開呢個謎。
譬如有一日,當你行經旺角啲街頭小食檔時,見到平時「拮」開勁辣魚蛋嗰攤,竟然換咗個身穿比堅尼的魚蛋女郎,不停叫賣新推出的「冰鎮」口味,仲可以讓你用牙籤「拮一拮」試食,相信那一刻你都俾吸引去幫襯一串「冰鎮魚蛋」。
仲未明白創意係乜?就用多一個例子解釋吧。如果要大家用摺凳去比喻愛情,大家會聯想個故事係點呢?原來可以當成殺人武器,實行一招「愛你愛到殺死你」;又或者形容為「可有可無」的關係,有就坐一坐,無的就最多企一企。
森美運用這些天馬行空的例子,其實想為大家講明一個顯淺的道理,「創意」就是將一些無可能的事變成有可能,當中的過程就是「創意」。他笑說,當然會有高手的創作,亦都有「弱雞」的方法,那就要視乎在創作的過程時,大家用所付出的心機反映出來,他提醒大家切忌「hea」或眼高手低,否則永遠不會有新「創作」。
在創作的過程時,大家先要為自己定下要求,並且針對不同目標讀者的需要,然後就用最基本的方法──腦震盪「Brainstorming」震出個創作來!他畀一個「小貼士」大家,在創作時,可以在白紙上寫下想法,再揀選當中一至兩個最「意想不到」的點子加以創作。例如一個平平無奇的萬字夾,其實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食物、毛巾、甚至係一張廁紙。
森美解釋現今已變成多媒體的世界,在跨媒體創作時,應將媒體既定的特點發揮,達至「WinWin雙贏」的局面,而非將整個電視台搬到互聯網播放,就當作多媒體。
他又提醒大家在創作時,必須考慮目標讀者群,然後才決定創意的程度,特別是見工「關頭」,更要「博一博」。他更笑說:「今次講座保唔到你一定得,但好過唔知乜。」博得全場的掌聲歡送。
文:梁穎文(培訓班學員)
攝影:陳陶鈞、黃子偉
壇主評語:有創意,主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