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能源(1898)中期業績勝於預期,但受政策限價的影響,以及大市疲弱拖累,股價仍在滑落,未能反映業績。
上半年中煤盈利42.18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59.3%,當中已扣除持有中國遠洋A股4000萬股的市值下跌9.164億元,如不計此減值,盈利應為51.35億元,增幅應為127%,每股盈利39分,不派中期息。
生產成本升勢未止
期內銷售自產商品煤增加12.8%,其中動力煤增11%,焦煤增86%,以內銷為主,出口則跌2.4%,平均售價455元/噸,增33.6%,以長協合同銷售佔75.6%,現價銷售佔24.4%,銷售成本增18.8%至277元,如不計山西省徵收可持續發展基金4.03元,增幅為17.8%,售價及成本的增幅均較預期為高。
長協合同價與現貨價有頗大差異,長協價僅363元,現貨價則為596元,因而長協銷量減1.5%,現貨銷售增180%,還有焦炭銷售增104%,而售價達870元,上升38.7%。
毛利率仍以煤炭最高,達36.7%,上升6.3個百分點,而焦炭升6個百分點至16.2%,升幅則最大。
煤礦裝備銷售增加37.1%,其毛利率跌0.8個百分點至16.2%,其他業務包括銷售電解鋁、電力及煤礦設計等,收入只增9.7%,其毛利率由15.9%顯著下滑至1.8%,相信與煤價上升有關。
煤價上升,使發電業大受打擊,上月國家已調整成品油及電力價格,並限制煤價上升,而成品油及電費的上升,已影響每噸原煤生產成本增加1.20元,即下半年的生產成本仍有上升可能。
政策對煤炭的限價,已收成效,市場價格不再上升,已落實發改委的要求,這是短期措施,長遠的政策仍待推出,但今年內難以加價則成事實,對下半年的業績不能期望過高。
持290億候機收購
股市是反映未來,今年煤價已成定局,明年的展望,相信不宜繼續限價,或將有其他措施,暫時難以估計,內地供求仍未平衡,海外煤價的變動,將成關鍵,經過多年的漲價後,煤炭股或未到高峯,但看來相去不遠。
在中煤立場,手頭淨現金290億元閒置,相信等待時機收購母公司資產,以增加收益,而內蒙古及黑龍江的煤化工項目,將繼續成為市場憧憬項目。
中煤現價13.58元,往績PE23.3倍,息率1.24厘,預期今年PE約16倍,政策風險未消除,只宜候低短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