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要把奧運場變成碉堡 - 盧峯

蘋論:不要把奧運場變成碉堡 - 盧峯

有疆獨組織在互聯網發放短片及聲明,表示多宗近期發生的爆炸案包括昆明巴士爆炸案是由他們策動的,並揚言將對主辦及協辦奧運的城市包括北京、香港等發動襲擊,令它們陷入一片火海、一片混亂及恐怖中。
究竟這個組織是在混水摸魚擴大自己聲勢或是真的有計劃發動襲擊,當然要由內地、香港以至國際執法部門進一步調查。
但我們認為,對奧運場地、設施、參與的運動員、觀眾及主辦協辦城市發動恐怖襲擊都是對整個國際社會的挑釁,都是對全體人類的傷害,是必須予以強烈譴責的。任何發動襲擊的組織,不管是基於甚麼政治目的,都不會得到同情,都只會受到世人的唾罵與抵制。
在全球化的年代,主辦任何大型國際盛事或會議已成了一個令政府頭痛的問題,特別是保障盛事或會議的秩序與安全更足以令任何保安首長以至政府最高領袖寢食難安,因為無數的團體都希望利用這個盛事或會議傳達他們的訊息。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固然要小心處理,以免出甚麼亂子;極少數邊緣組織、極端團體透過發動襲擊希望揚名立萬,希望逼有關政府讓步,希望動搖國際秩序更是防不勝防。
要是像八大國峯會那樣的高層會議,主辦國政府還可以劃出禁區,把會場變成潑水不進的堡壘,可是,奧運強調的是開放、是群眾參與;保安檢查過嚴過繁將會大殺風景,令觀眾及市民怨聲載道,令盛事大為失色。
北京當局雖已調集重兵及大量裝備加強奧運場地設施、奧運協辦城市的保安,但如何在安全與開放參與間保持平衡,需要的是細緻及有系統的管理,而不是粗暴的禁制一切或阻撓採訪,需要的是更精密的情報蒐集工作而不是胡亂拘押異見人士。
事實上情報蒐集工作是反恐工作的靈魂。只有搞好情報蒐集,弄清楚恐怖組織的金錢、人員網絡,弄清楚恐怖組織的訓練基地及活動方式,保安當局才能作針對性的部署,才有可能及時制止恐怖組織發動襲擊。北京當局要搞好奧運保安工作最重要的是與其他國家的執法機構加強合作,加強情報交流;甚至要求國際社會協助,務求盡可能減少恐怖組織活動的空間與機會。這遠比再加強檢查關卡或進一步限制人流有效得多。
此外,為了減少「麻煩」,北京當局在奧運臨近期間對異見人士進行打壓,部份異見者被無理拘留,部份則被不斷滋擾及監視。這樣的做法既不合理也無必要。內地異見人士主要是維權人士、律師,他們一直以言論及合法的行動為人民爭取權益,從沒有涉及任何暴力襲擊行為,對社會秩序及安全也沒有任何威脅,北京當局有甚麼需要因為即將舉辦奧運而拿他們開刀呢?
香港是奧運協辦城市,當然需要注意恐怖襲擊的風險,當然需要確保奧運馬術賽事能安全進行。但是,特區政府應該明白,開放及參與是奧運的原則,開放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在部署及執行奧運保安工作包括出入境安排時,特區政府該盡力確保開放、參與的原則,讓請願人士有合適機會表達意見,讓外地旅客可以順利來港,不要把香港變成禁區處處,否則,協辦奧運馬術賽不單不會帶來甚麼好處,反而令香港及中國的形象受損。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