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幼兒充滿好奇心,又喜歡到處走,容易亂食藥物而中毒。公立醫院由06至07年,接獲429宗意外中毒個案,當中約27%屬3歲或以下幼兒。曾有一名20個月剛學行的幼兒,在祖母離開片刻之際,便胡亂吃下放在枱上的降血壓藥,需留院治理。衞生署提醒家長必須妥善存放藥物。
意外個案多在家發生
衞生署在最新一期的《中毒直擊》中指出,06年至07年六間公立醫院共接獲429宗意外中毒個案,七成個案在家裏發生,並有139宗是10歲或以下兒童個案,其中114宗涉及3歲或以下的幼兒。
在涉及10歲或下兒童的中毒個案中,45人需留院治理,當中3人更需深切治療。62%個案是亂服西藥所致,最常見是傷風感冒藥、止痛藥及降血壓藥;22%由家居用品導致,如消毒劑及化妝品等。
其中一宗中毒個案,是一名祖母將兩片降血壓藥「鈣離子拮抗劑」放在枱面,然後轉身離開拿水服藥,當她返回來時,藥物不翼而飛,她的20個月大孫兒正在枱旁邊玩耍。20分鐘後,孫兒臉部及身體發紅,送院時脈搏快及血壓偏低,醫生立即處方解藥,清除胃內有毒物質,翌日出院。
誤吞電池幸未有洩漏
另一宗個案是一名6歲女童誤吞一粒鈕形電池,數小時後女童告訴母親,其母立即將她送院。X光檢查顯示,電池仍在女童胃內,醫生要用內窺鏡將電池取出。幸好電池原好無缺,若電池的腐蝕性物質在體內洩漏,可導致內臟嚴重灼傷。
衞生署表示,要防止兒童中毒,家長要將家居用品及藥物鎖好或放在高處,經常教導兒童,不應胡亂將物品放入口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