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杜牙根 慘被遺斷針<br>逾月未取出 頭暈又發燒

女子杜牙根 慘被遺斷針
逾月未取出 頭暈又發燒

【本報訊】一名46歲女子上月在屯門工聯會牙科診所杜牙根時,杜牙根的針斷裂,一條長達一吋的斷針留在病人的牙根深處,病人事後聲稱感暈眩,並出現發燒,至今超過一個月仍未有醫生能為她取出,家屬不滿工會聯的醫生水準及處理方法。有牙醫指,若病人的根管太幼和太彎,會有斷針的風險,情況並不罕見,病人不會有即時危險。
投訴人上月底因為上右大牙不適,在屯門的工聯會牙科診所杜牙根(即根管治療),其間杜牙根的針斷裂,斷針留在上腭的臼齒牙根內,醫生無法把斷針拔出,遂轉介她到香港大學的菲臘牙科醫院,但排期長達20周,其兄不滿指出,「我個妹去緊菲臘牙科嘅時候已經暈咗三次,到𠵱家仲發燒」。
其後病人曾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其兄指,X光診斷有一支約長一吋的針留在牙根內。工聯會最近轉介病人到中環一名牙醫治療,但醫生評估後認為無法把針取出,「但係個醫生話如果有細菌感染就會好危險,甚至會感染上腦」,由於病人仍然發燒,工聯會再介紹病人向腦神經科求診,但家屬擔心留在牙根內的針併發感染。

指工聯會醫生失誤

經過多番交涉,病人家屬今日與工聯會等人討論事件,投訴人批評今次醫療失誤事件嚴重。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梁世民指,留在病人牙內的「針」應是根管治療銼,作用是抽走牙內的神經線和擴闊根管,再放入填充物,以救回已病重的牙齒,若病人的根管太幼太彎,就有斷銼風險,情況並不罕見;斷銼留在牙內不會有即時危險,亦無文獻記載會引致暈眩。
工聯會工人醫療所行政主管黃遠歡指,診所過往沒有發生類似事件,病人本身牙瘡未癒,相信暈眩及發燒均與斷銼無關。被投訴的牙醫畢業於香港大學,工聯會現承擔拔走牙銼的費用;黃又指,一名根管治療專科醫生看過病人的報告及X光片後,有信心取出牙銼,已安排投訴人明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