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周公佈的數據中,最備受市場注視的首推周五就業報告。今年以來,美國職位已連續六個月錄得萎縮,不但未能創造新職位應付需求,更已蒸發了32.4萬份職位,若趨勢持續,美國經濟要復蘇更加遙遙無期。
在公佈就業數據前一日,第2季經濟增長數字搶先出籠。受惠於退稅,市場預期會有2%增長,較首季高出逾倍,換句話說,總統喬治布殊極大可能免步其父後塵,卸任前衰(退)收尾,淪為歷史話柄。
美國人對前景悲觀
不過,經濟沒有連續兩季錄得萎縮,避過技術性衰退,並不表示美國能跳出衰退的漩渦。
記得在02年,經濟亦未有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但美國經濟研究所仍宣佈美國陷入衰退,主因是除了實質增長數字外,還要參考就業、工業產出等其他一系列數字。
根據早前一個研究報告,1000名美國受訪者中,有75%認為經濟正處於衰退,其中29%更指經濟嚴重衰退。受訪者有23%相信經濟滑坡最少會歷時兩年,可見不少美國人對經濟前景看法悲觀。
退稅只能暫刺激
很多時市民對經濟的感受會較官方數字來得準確,例如香港最新公佈的通脹率為6.1%,但飽受生活壓力的小市民,一般都認為實際通脹遠比官方數字高。美國有四分三國民感受到經濟已步入衰退,即使官方至今並未錄得經濟倒退數字,亦未能掩飾經濟急速轉壞的事實。更何況過去數月裁員處處,職位持續減少,面對樓價跌勢未遏止,能源和食品價格又持續高企,區區數百元退稅對經濟只能起短期刺激作用,難化腐朽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