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頭等機艙中的事:現年76歲的何鴻毅正翻閱一份中文報章,坐在附近的男士很留意他,對鄰座友人說:「個鬼佬好犀利,識睇中文!」何鴻毅聽進耳裏,不動聲色,手繼續翻報紙,最後眼睛停留在一幀娛樂新聞照片上,相中人正是眼前稱他「鬼佬」的男士,名字叫劉德華。
遠離人煙的萬呎高空之上,兩個生活在不同圈子的香港名人,大家都不知道對方是誰。
向來低調的何鴻毅是香港第一代富豪何東的內孫、國民黨將軍何世禮之子,有一點外國人長相。他熱愛中國書畫、瓷器藝術,自小對中國人身份毫不含糊。來自大富之家,於05年成立何鴻毅家族基金,旨在弘揚中國藝術文化及佛學。基金所做的事與香港人何干?擔任基金主席的何鴻毅說:「只要你是中國人就有關係,因為我是以中國人身份把中國文化傳揚。」
建基金始於信仰理念
基金頗受部份本地藝術界人士認同,畢竟在香港,肯用心支持本地及國際藝術文化活動的有錢人屬少數。「PromoteChineseartsandculturebyaChinese,只有我們一家。」將軍之子搞藝術基金有沒有其他利益?「大陸也有人問我:『點解要上大陸?甚麼叫基金?你是否有任何企圖?』其實政府裏的人,我一個亦沒接觸,裏面亦沒有人認識我,更加沒有甚麼利益。」何鴻毅去年3月曾撮合大英博物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大型珍寶展覽,是前無古人的創舉。
建立文化基金是始於信仰理念:「錢是帶不走的,到死的時候全部都要留下來,有錢又如何?你能做甚麼事業才是最重要。」祖父何東與祖母張蓮覺居士篤信佛教,何鴻毅信奉淨土宗,他七十年代開始認真信佛,也孕育建立慈善基金的心願。
現在的家族基金董事局成員包括他太太何羅綺文,兩名兒子何猷忠與何猷廣,兩名媳婦馮愷若及余雪麗。「我的家族成員裏,有比我更懂藝術。」他的太太關心芭蕾舞藝術,基金總裁馮愷若是攝影師。基金只接受團體申請資助,也有個別人士幸運地敲開主席之門,獲他私下支持。「我最近去紐約參觀FordFoundation,四層樓幾百人做事,我們只有10個人,未有耐(與世界大規模基金相比)。」
何鴻毅希望基金具世界視野,「不是寫支票就稱為世界級,是要自己發現、創造一些東西,是一種事業。」他不是掛名主席,無論身處何地,都會跟基金職員通電郵,五分鐘內回覆,作風符合他過去的新聞工作背景。
何鴻毅先後獲美國科爾傑大學文學學士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新聞學理學碩士學位,在美國曾任記者,六十年代回港後在家族創立的《工商日報》工作並曾任社長,近年建立家族基金,展開他在佛學上的所謂「業」。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