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牆有裂痕 地舖又滴水<br>「斜樓」解封 住戶拒遷回

外牆有裂痕 地舖又滴水
「斜樓」解封 住戶拒遷回

【本報訊】「幢樓仍係斜樓,邊敢搬返去住呀。」西環干諾道西「斜樓」利興樓經兩星期封閉修復後昨日正式解封,住戶雖可即時搬回家,但仍有住戶因樓宇仍傾斜,心理有恐懼拒絕搬回,但有返回的住客則指經修復的大廈外牆仍有裂痕。屋宇署則表示經評估後,利興樓整體結構安全,適合安全居住。
在屋宇署的安排下,利興樓的住戶昨搬回寓所,但有住戶發現整幢大廈仍未「扶正」,走廊地板不平,部份外牆的裂痕清晰可見;地舖「榮和昌米行」的後面牆仍有滲水及滴水,陳姓東主認為承建商的修復工作未達到要求,特別是其舖位後牆位置,每天滲水、滴水超過5公升,他極擔心滲水會影響舖位的電線及電掣安全。

「幢大廈仲傾斜」

「屋宇署講入住無問題,但幢大廈仲傾斜,我好擔心架。」住戶曾小姐說:「𠵱家惟有相信政府,希望政府認真去保障市民嘅生命及財產安全。」
位於干諾道西96號的利興樓,樓高五層、樓齡約40年;本月8日晚整幢大廈突然向左邊的94號地盤傾斜,整幢大廈右側牆體出現一條達五吋的垂直裂縫;翌日,屋宇署發出臨時封閉令及勒令疏散約30名居民,以便鄰旁地盤的承建商做鞏固工程,而受影響居民則獲安排入住酒店,政府給每人每天50.5元的膳食補貼。
承建商先在利興樓與地盤間架起16條工字鐵來支撐利興樓外牆,再在大廈右側灌漿,以及為每個單位興建獨立外牆,又在天台單位及天井有裂縫的位置安裝不銹鋼片,以防止雨水滲入,並在天台設置監察大廈傾斜的儀器;屋宇署經評估,認為大廈結構安全,居民可以搬回居住。

利興樓地下的米舖職工指出維修後仍漏水滴水位置。 吳國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