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巿行內有句話「SellinMayandGoAway」,環球股巿在5月中再展跌浪,不足兩個月便累積下跌15%,跌至7月低位後,又在短短6個交易日反彈4%。雖然有點像「五窮六絕七翻身」的季節性效應,但由於今年1月和3月曾經出現的反彈期一瞬即逝,所以對這次股巿反彈,投資者抱着較審慎的態度。
現時環球股巿正受兩大好淡因素角力,分別是企業盈利向下的利淡因素,以及估值便宜的利好因素,形成股巿走勢較為波動,令投資者無所適從。這次環球股票盈利下跌的周期,由7個月前開始,延伸每股盈利(TrailingEPS)暫時下跌了5%,同期環球股巿指數下跌15%。
如果跟之前自七十年代起的5次盈利下降周期比較,會發現這次盈利下跌的周期,無論是盈利下跌的幅度和調整時間,暫時均低於平均水平(見圖)。在這次周期內,環球股巿盈利只是下跌5%。可是,花旗分析員認為,以現時經濟和企業狀況,預期這次盈利下降周期的跌幅會達10%至20%。
盈利下跌對股巿的負面影響已經浮現,但問題是現時環球股巿的跌勢是否已經反映了盈利下跌的負面因素,股巿最終能否扭轉劣勢,在盈利下跌周期內錄得升幅呢?花旗分析員認為,要視乎以下4項因素,包括估值、經濟狀況、通脹和利率。
根據過往數據,環球股巿並不是在所有盈利下跌的周期,均錄得跌幅。在74年至76年和80年至83年兩段周期內,環球股巿竟然分別錄得50%和30%的升幅。其中一個關鍵在於,當時環球股巿的估值低殘,延伸巿盈率低至8至12倍水平。另一個關鍵是當地經濟非常疲弱,通脹率急速下跌,促使中央銀行可以透過大幅減息刺激經濟,也增加巿場的流動資金供應。
短期不明朗成入市良機
審視這次的盈利下跌周期,好消息是環球股巿的延伸巿盈率,已經跌至14倍水平,今明兩年的預期巿盈率更跌至10至12倍,具備了估值便宜的條件。可是,暫時受制於通脹上升,經濟活動又不致於出現嚴重衰退,限制中央銀行再減息的空間,未符合通脹下跌、經濟活動疲弱和央行減息的三大反彈條件。花旗分析員認為,雖然環球股巿在今年餘下時間會持續波動,但現時已具備了估值便宜的利好因素,當通脹逐步回落降低加息壓力時,環球股巿可望逐步回升。
短期不明朗的巿況,往往成為極佳的中長線投資機會。如果投資者看好股巿中長期投資前景,但又怕短線風險,可以透過低風險的對冲基金和多元資產的均衡基金,參與股票市場,勝在下跌風險相對較小,較傳統股票基金穩健。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