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 觀 - 區樂民

悲 觀 - 區樂民

一個中年婦人來看我。診症時,我發覺她有心事,便問:「為何悶悶不樂?」
「昨天丈夫送我一枚鑽石指環。」她回答。
「那不是很好嗎?難道你嫌鑽石太小?」我追問。
「不算小了。」她幽幽道:「丈夫常常到內地工作,他一定是幹了不忠的事,心裏愧疚,才送指環給我。」
丈夫無論做甚麼,悲觀的太太都不會快樂。悲觀性格究竟是怎樣形成呢?先天還是後天因素為主?
午飯時間,鄰桌是一個爸爸帶着五歲上下的兒子。兒子很可愛,正在吃冰棒。
喝了湯,我等待主菜,那個爸爸忽然發火責備兒子:「我說過多少次,叫你不可這樣做!」
我瞄瞄男孩,他好好的坐着,冰棒雖吃完,仍咬着木棒。我看不出他做錯了甚麼。
「你這樣咬木棒,」爸爸教訓兒子:「後果是甚麼?後果是弄壞牙齒。牙齒壞了,便會脫落;牙齒掉光了,你就不能吃東西,然後餓死!」
我暗忖:經常灌輸悲觀思想給孩子,算不算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