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不吉,是凶兆。上周介紹的「三隻烏鴉」,是陰陽燭的利淡轉向形態,乃升勢逆轉訊號。今日介紹的「雙飛烏鴉」(TwoCrows),一樣是好友的敵人,淡友的好朋友。
「雙飛烏鴉」亦歸類為次級轉向形態,主要是因為並不常見,在實戰中甚至比「三隻烏鴉」更難遇上。標準的「雙飛烏鴉」應符合以下三項條件:
(1)必須先有一個強勁的上升趨勢,或至少有一個明確可辨的反彈浪。
(2)此形態由三支陰陽燭(不是兩支)組成,第一支是大陽燭,有如大樹,第二支是裂口上升但低收的陰燭,似飛離樹頂的烏鴉。請注意,這裏說的裂口只計燭身,不計影線。
(3)第三支燭亦是陰燭,其開市價位於前一支陰燭的燭身內,而收市價則落入第一支大陽燭的燭身裏,補回前述的上升裂口(見圖一)。
強勁的升浪運行了一段時日後,市內氣氛自然牛氣冲天,不時出現大陽燭,股價屢創新高。到了升浪末段,又見一支大陽燭,翌日散戶照例搶上,故以高於上日收市價開出;可是今次上升動力大不如前,沽壓亦大,致令全日高開低收,成為一支較短的陰燭,但收市價仍高於上日收市價,似乎尚非太差。
到了第三日,仍有勇字當頭的散戶搶入,故開市價高於上日收市價,但沽壓隨之出現,而且比上日更大,結果出現較長的陰燭,其收市價低於前日大陽燭的收市價,也就是全數補回裂口。
「雙飛烏鴉」形態至此完成,其轉向利淡的威力不能小覷,一般認為只略遜於「黃昏之星」。其實若把「雙飛烏鴉」的第一支陽燭畫成「十字星」或「射擊之星」,而第二支陰燭插入大陽燭燭身逾半,就會變成「黃昏之星」。由此可見,形成這兩種形態的市場條件可說是大同小異,所差者程度而已。
「雙飛烏鴉」有個威力稍弱的變體,小邱稱之為「裂口雙鴉」(UpsideGapTwoCrows),分別在於後者的第二支陰燭包着第一支陰燭的燭身,但沒有補回大陽燭與第一支陰燭的裂口(見圖二)。
圖三為「雙飛烏鴉」實例,繼後的一支陰燭將形態發展為「三隻烏鴉」;留意RSI早現頂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