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男子 - 陶傑

民國男子 - 陶傑

民國女子,變成了一種文物,長得像三十年代上海月曆牌上雪花膏雙妹嘜的女子,只有《色,戒》裏精心包裝的湯唯。
民國的男子,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在老照片裏看到民國的男人:軍人多半臉龐方正,因為是北方人居多,知識份子多半臉長,頭髮向後蠟梳着,戴一副圓眼鏡:聞一多、豐子愷、郁達夫,一條領巾,一襲長袍,在青石板的窄街匆匆趕路,在嘉陵江邊的朝天門曳衫上船,一江風月,映着一身粼粼的晚照。
民國的男人有一股今日不復再見的氣質,今日大陸紅演員如胡軍在銀幕上可以扮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的大款和解放軍,演民國的男子就是有點牽強,開口首先是久已習慣了的黨官八股腔調,聲音提高三度,昂首挺胸的像發布軍令,大陸人時興說「很牛」─在民國時代,男人只有雄偉,並無這股牛B氣。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裏的男主角叫李兆林,國家二級運動員出身,臉龐方正,眼睛小,單眼皮,神情內斂,氣質低調,與今日中國北京街頭一身Gucci,手執3G機呼聚吃喝意氣風發的牛B一族,一看就知道不是同一類。電影的卡士最重要,氣質與時代配襯,民國時代的中國男子,到底有幾分孔孟儒學的道德教養,這位男主角在運動之外,還進戲劇學院學演藝,他飾演一九三二年中華民國短跑運動員劉長春,乘船去美國參加奧運,在東北滿洲國力抗日本政府的一場,李兆林沒有一絲革命樣板戲的味道,這一點,在一個什麼都講政治的國家,到底是很難得的。
中國英雄人物的處理,難在這裏。《赤壁》裏的關公剛出場,手提青龍偃月刀,大鑼大鼓從一道人牆沙塵滾滾地踏步轉身殺出,像京劇裏的亮相,中國現代觀眾沒有文化修養,響起一陣笑聲。只差一點點,就變成樣板戲英雄出場,但吳宇森用一個大俯瞰的鏡頭,剛抵銷了關羽的八路軍排長的味道,不要小看這一點點心思,鏡頭平放就壞了,仰視更糟。
只在於這一點點心思罷了。李兆林很討好,因為他的一張臉剛而不囂,這種臉譜,環顧四周,早成稀品,大國崛起嘛,「中國真牛」,到處是牛B,叫人看得感動之外,還有點為今日的牛B氣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