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環球股市受次按影響反覆波動,中國也不能倖免,投資者亦關注奧運過後,中國經濟何去何從。貝萊德認為,中國經濟正急速增長,因此短期反覆,反而造就入市機會。事實上,很多香港投資者都熱愛追逐「紅色」概念,假如大家也相信中國是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導者之一,不妨放下波動情緒,重新檢視如何在這場調整浪潮中,找尋機會。
支持我們看好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的利好因素甚多,簡單而言,可以歸納為4大因素:建立強勁經濟增長體系;提升企業能力及服務質素;更有效率的資源分佈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已進入奧運倒數之日,大家經常可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水立方、北京奧運支線等建設,如何美輪美奐。事實上,國內大型基建項目遍佈全國,並非只局限在北京。按照第11個五年計劃(2006-2010)的設定,中國將投入約9200億美元,擴建現有交通基建網絡,當中包括鐵路、公路和高速公路,以強化道路運輸。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高速公路網絡,將會連接多個擁有超過20萬人口的城市,在增強旅遊資源之餘,亦可整合消費市場,令地區之間的商貿擴大,為內銷產品帶來商機,使中國邁向一個穩健而強勁的經濟增長體系。
此外,中國自改革開放至今,一直求變,其中一個變化是國企也面向國際層面,不少國企,正逐步擺脫予外界的「傳統國企」形象。國企改革、國內大學生數目與日俱增、再加上放洋留學的海歸派,這些變化均有助將國際經驗引入中國,提升員工質素及優化出口服務,從而有助提高企業的整體形象及質素。
而另一個變化是中國政府力求推動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接軌,積極鼓勵更多合資格企業在中國及世界金融市場上市,透過國際金融監管機構的運作及上市條例,提升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及盈利能力。這些變化,不但有助中國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於中國市場上,引入資金,更同時帶來技術、管理及國際推廣等多方面經驗,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元素。
中國股票PE大幅回落
事實上,中國自2003年進入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周期至2006年間,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連續4年保持平均10.4%的增長幅度,遠高於同期全球經濟4.8%的平均年增長率,2007年的GDP繼續錄得11.4%的高速增長,我們相信憑着中國努力求變的決心,往後中國經濟仍有望錄得可觀的增長。
而經過多月來的股市波動,MSCI中國的市盈率已由2007年10月高位29.4倍,下降至目前約14倍的水平,顯示股價已回落不少,企業盈利又受惠於人民幣升值和減稅措施,以及多元化的投資領域,所以我們認為現在就是投資中國的時刻了。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