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興反「反歧視」 - 高慧然

潮流興反「反歧視」 - 高慧然

香港自詡「國際都會」,奈何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慢人一拍,潮流興反「反歧視」,港府卻後知後覺推出《反種族歧視條例》。
何謂反反歧視呢?負負得正,北京巿政府作出了最新最型的詮釋,也就是公開帶頭歧視,引領歧視潮流。歧視潮的第一個浪頭捲向北京城內各酒吧咖啡座的黑人顧客,務求把黑色人種捲走沖走。這麼做,對維護奧運期間的安全穩定至關重要。
不能不寫一個服字。
一個大國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地崛起了。
1955年,成立後不久的中國政府由萬隆會議開始,與非洲各國開始了漫長的合作關係。所謂合作,其實形式很單一,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中國施恩,非洲回報。中國的施恩是提供物質、人力援助,包括建築坦贊鐵路,幫助非洲培訓「自由戰士」等等,中國的雨露施遍53個非洲國家。
作為回報,黑色人種也是不遺餘力的,1971年,中國重回聯合國,76個投贊成票的國家中,有26個是非洲國家,超過了三分一。有趣的是,黑色的非洲人11次在聯合國人權會上幫助中國挫敗反華提案,而中國申奧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非洲國家的鼎力支持。
53年來對53個黑人國家的支持啊!多麼忍辱負重,終於迎來吐氣揚眉的奧運年!中國是真正強大了,一派大國風範,敢做敢認敢當,錚錚鐵骨,不媚「反種族歧視」或「人權法」的俗,有志氣啊!
身為中國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