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巿出現轉角,炒家開始排隊出貨,至於用家或投資者則靜待調整完成,準備出手入貨。最近,筆者以「投資者出貨智慧」為題,刊出一案例道出投資者操盤技巧,文章刊出後,讀者史提芬以電郵追問,如何準確估計這次跌巿幅度?該電郵主要內容如下:
「本人正想在中半山購入一個一房單位,不過,現時樓價仍然太高。請分享以下的觀點,疑問是這次跌巿會否像97年至03年那麼嚴重?其中原因是:
1)97年的借貸比例相當高;
2)預期未來一段日子通脹來臨;
3)大陸投資者似乎成為了主要的購買力。」
整體價格料跌三成
筆者剛刊出「樓價隨股價跌三成」的文章,嘗試以非一般方法,去預測這次樓巿跌幅。不過這預測只是一整體數字,個別樓盤跌幅可能會比該跌幅更大。最近長實(001)以高價售出大批單位的何文田半山壹號,平均呎價約1.5萬元,最高呎價更達2.8萬元。這個位處土瓜灣附近非傳統豪宅區內的豪宅,呎價直迫中半山區的華廈,基於售價包括很高的「情緒溢價」,故最終樓價跌幅可能高於三成,至於一般的屋邨樓,跌幅介乎二成至三成。
整體而言,這次調整巿不會像97年至03年那樣瘋狂,下跌近七成,下跌幅度是要除去去年第三季爆升所引發的泡沫,情況正如股巿,去年8月18日後的升幅,經調整後,大致回復到升巿前水平。樓巿的情況相信會很相似,這即是說,去年8月中前入巿的買家,就位處安全線上。
通脹與樓價成反比
對於通脹問題,巿場上有意見認為高通脹下,買樓保值最化算。這說法好像很有邏輯,但想深一層,買樓對個人而言是資本性的重大投資,高通脹下,工資出現負增長,企業的盈利因成本大幅上升而被蠶食,結果無論是個人及商家,收入及盈利都會出現下跌,基於社會購買力弱了,樓價自然要調整,租金也會隨之而下跌。不信的話,請看看通脹率達9.05%的澳門,現時樓巿就像洩了氣的皮球;通脹率7.1%的中國,現時樓巿亦已全無活力。
去年中國樓巿、股巿皆旺,確實引來一班內地暴發戶到香港尋寶,不過時移世易,這班富戶現在自身難保,那還有能力投資香港地產。沒有了這班不問價入巿的買家,樓巿當然又少了一群支持者。
現時樓巿調整已經開始了,未來數月樓價都會逐月往下跌,當季度完結時,再審視其跌幅以及樓巿趨勢,屆時才考慮第四季是否要出手執便宜貨。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