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拗柴 膝蓋早退化<br>醫生呼籲 運動前做足熱身

年輕拗柴 膝蓋早退化
醫生呼籲 運動前做足熱身

【本報訊】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常見的老人病,但若年輕時曾「拗柴」,膝蓋就會提早「報銷」,現年只有18歲的吳先生,兩年前打籃球時弄傷膝頭,醫生就預計他26歲時膝頭會提早開始退化。有醫生警告,打籃球凌空旋轉後着地是高危動作,呼籲年輕人切勿掉以輕心,運動前要做足熱身。 記者:白琳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醫生薛耀威表示,本港約一成50歲以上人士患有退化膝關節炎,「如果十幾歲就拗柴,症狀30歲就開始嚟。」他指出不少運動也可以導致膝頭受傷,例如投籃後身體帶旋轉力着地,最容易引致創傷,故提醒市民運動前應做足熱身以改善柔軟度,並要加強平衡訓練,經常鍛煉大腿前的四頭肌及後腿肌肉也可保護關節。

籃球小子着地受傷

吳先生兩年前打籃球時受傷,「我進攻佢防守,喺空中碰撞,落地膝頭就戳一戳。」他的右膝十字韌帶及半月板碎裂,須接受兩次手術,受傷後四個月靠枴杖代步,醫生預計他的膝頭將提早退化,八年後可能患上退化膝關節炎,「梗係會唔開心,都係因為淨係練四頭肌,冇練其他肌肉,所以容易受傷。」
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包括活動或行樓梯時膝頭痛、膝關節經常發出「咯咯」聲,嚴重勞損時膝蓋會腫脹,睡覺時小腿容易抽筋。薛耀威建議患者行樓梯時「好腳先上,壞腳先落」及「兩步一級」,減輕膝頭負荷。患者若因而減少活動,會令關節減少分泌滑膜液,增加關節磨損,反令病情惡化,故必須保持適量運動。
衞生署03至06年為1,563名患上慢性膝關節炎的長者提供疼痛支援,歷時12周,教授正確冷熱療法、挑選合適鞋款及保健膝頭運動等,計劃完成後,參加者出現膝頭中度疼痛的比率由六成減至兩成。
該署物理治療師林建成指出,患者須避免爬山及撞擊性等高負荷運動,太極及步行等運動則可改善病情。合適的步行鞋應有避震設計,鞋底只能微微扭動,若鞋底像毛巾般扭動,即表示過份柔軟,經常穿皮鞋的人應考慮使用卸力鞋墊。另外,白領儷人應選擇圓頭及鞋踭較闊的高跟鞋,使壓力平均分佈,鞋跟高度不應超過一吋半。

吳先生16歲打籃球時弄斷韌帶,醫生預計他26歲就會膝頭退化。

衞署推新書設講座

衞生署在今屆書展推出新書《護膝防痛齊開步》,並附有光碟詳細介紹護膝貼士,售價63元,署方更會於今晚7時,在書展舉行護膝講座。

市民對膝關節炎認識錯與對

誤解:熱敷可紓緩膝痛
正確:熱敷只適用於慢性關節炎,但會令急性關節炎惡化

誤解:雨傘可充當柺杖輔助步行
正確:雨傘較柺杖輕,沒有防滑設計,撐着步行容易滑倒

誤解:只有長者才會患退化性膝關節炎
正確:若弄傷韌帶或半月板,年輕人也會患上此症

誤解:經常跑步可導致膝頭退化
正確:未有研究證實跑步會引發膝痛,但若膝頭開始退化,應按病情調節運動量

資料來源: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