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的生活與飲食頻道電視節目中,出現了一個光頭的胖子,去世界各地吃蟲蟲蟻蟻。到了西班牙,試了八爪魚,也認為是怪東西,拚命介紹,看得我一直發笑。
這節目主要是製作給美國人看。美國人和從前的英國人一樣,是不能接受牛扒、羊肩和比目魚之外的一切食物,蠕動的八爪魚,當成了奇珍異獸。
我們在電影電視上接觸的美國,只是紐約、三藩市和芝加哥的大城市,以為這就是真正的美國了,其實美國地廣,鄉下佬居多,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先進。英國人也在近年來才對美食有點講究,敢吃牛骨髓等佳餚,之前他們就像希治閣電影中那個探長,把老婆做的法國菜偷偷倒掉。
對這些人,吃內臟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雖然間中也有人欣賞牛肚牛腰,但是為數極少,更別說是去吃炸蠍子了。
一提到內臟,我每次都想起澳洲的Vlado's,那家店的老板說得最中肯了:「我們不做內臟菜,是因為我們沒有你們的吃內臟文化。做得不好,不如別獻醜。」
是的,一切都是文化。而什麼是飲食文化呢?那就是你從小得到的味覺。一種菜經時間考驗,一直有人吃下去,就變成文化了。做得好當然是關鍵,但是習慣才是真正的理由。你從小就吃未孵出小雞的雞蛋,就認為是美味,像菲律賓人、越南人,甚至我們的蘇州人。
我們從小沒吃這些東西,就覺怪了。同樣道理,在墨西哥有螞蟻的蛋,各地有人吃蜂蛹、吃蔗蟲,在泰國也有人吃蚱蜢送酒。我試過,炸得香,但不如吃炸花生,不是那麼好吃。
天下絕品是一吃就愛上,不必有什麼飲食背景的,像魚子醬、黑白松露菌等,更普通的牛羊雞肉和海鮮。
但對那些蟲蟲蟻蟻,就不必去試嗎?這也不對,做一個老饕,應該什麼都嚐,嚐過後,你才有資格批評什麼是好吃,什麼是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