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子宮長出俗稱朱古力瘤的血瘤是常見婦科疾病,朱古力瘤雖然可以透過手術切除,但復發率甚高,更可引致輸卵管等組織黏連及卵泡減少,成為女士懷孕的大敵,曾有28歲患者因多次長出朱古力瘤而未能懷孕,需借助人工生殖技術才能成功生育。婦產科醫生提醒患者需及早做好生育計劃,切除朱古力瘤手術後6至9個月是受孕的黃金期。
性交時會引起疼痛
婦產科專科醫生蘇偉基指出,女士在來經過程中,子宮內膜會隨着卵巢的分泌而增生,一般會自然剝落,並經陰道排出體外,但若內膜增生到子宮外,成為異位組織,或附在卵巢的外層組織上,便會隨經血積聚而變大,形成血瘤,由於積存的血液氧化成啡褐色,故稱為朱古力瘤,常見病徵包括性交時疼痛、經痛、異常子宮出血及腹痛等。
朱古力瘤會不斷增大,甚至可長至直徑13厘米,蘇偉基指出雖然朱古力瘤不會惡化成癌症,但可引致卵巢、輸卵管及子宮發炎及黏連,令到盆腔環境變得不適合卵子及精子結合,即使卵子成功受精,也會因盆腔環境欠佳而死亡,不能發展成胚胎。
蘇偉基表示曾有一名34歲患者,約三年前進行左邊朱古力瘤切除手術,結婚一年後仍未能懷孕,檢查時才發現左邊卵巢再度長出朱古力瘤,加上子宮組織黏連,盆腔環境不適合受孕,卵泡數量也較一般女士少,需人工生殖技術協助懷孕,並再次切除朱古力瘤。
切除半年成孕率高
朱古力瘤復發率可高達30至40%,蘇偉基指出手術後6至9個月為最易受孕的黃金時期,自然受孕機會率高達50至60%。不過,由於手術可引致黏連,切除朱古力瘤時會一併破壞卵巢,卵泡數目因此大減,故受孕機會也會隨每次手術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