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露炒野菌 - 鄧達智

黑松露炒野菌 - 鄧達智

過去兩天以香港製造借題發揮寫了九龍醬園的仁棯醬與《兒童樂園》羅冠樵。其實因由從「西苑」一頓精美晚飯的開始。前菜布置之前,先來送酒的芝麻核桃與香口腰果,都是筆者平日無聊對着電視畫面看一兩套電影伴以半瓶白酒吃上半斤愛不釋手的「毒藥」──果仁。
這「西苑」出品也很有名堂,名正言順標明「香港製造」。小小心意很難得地貼心一服香港製造,雖然只是惹味小點,也不忘為香港打氣,提醒各位香港仍然製造。
西苑菜式素以精美馳名,果仁之後上場的涼熱小碟有好幾樣,肥美肉甜的肥叉與燒肉已很吸引;最正莫若眼前一客黑黑炒野菌,一般情況前菜的份量不應如此厚,尤其出品以精緻著名的西苑。入口淺嘗,嘩!香氣襲人,自從菌類風行,各地急就章催生貨色遍地開花,再難吃到天然味美野菌。
野菌香仍未能獨力造就如此感人菜式;黑黑沙粒狀物體原來是意大利黑松露,怪不得入口難忘,誠不計成本傑作。已好幾年不大吃菌類,厭它們有色無味短時間快速收成後遺難吃症。優秀的野菌不在乎大,厚,肥;又不是餵豬!重要是它們味道獨特外形型精細。諗出以價貴惹味黑松露輕油慢火炒菌,本來同屬菌類同根生,如此美味誰又介意相煎急,更不介意這回份量多,吃了幾口已覺一天的口福適可而止,但黃油蟹當前不配白酒搭Medoc紅酒讓食福開個淋漓盡致,改天再來青菜白飯開水平衡。
前些時間吃過幾頓價錢不便宜本地出品;味不香,質不實,服務根本負下之負,曾經搖頭嘆息香港如果連吃也不能把持,我們的前途把杖再無幾道板斧了。西苑一頓飯,叫希望重生,尤其那碟並非傳統菜式的黑松露領軍的炒野菌,食後叫人懷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