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風多雨2008夏天,趁陽光普照,抓緊時間跳上單車盡情地踩,老家附近多山偏丘陵地帶對有益心肺功能的帶氧跑山單車運動更見好處。
穿過唐人新村進入山廈村,雖然祖堂偌大田土幾乎盡變沙塵滾滾極污染環境車場或貨倉,靠山那邊水田處處方方良田滿眼都是綠,結伴的老友驚艷:「十多年未踩過田脊,還以為香港再無田可耕……」
當然有,具經濟效益的運作在香港一定有出路。一些農夫早已習慣田耕生活兼且農作有價,也不一定罔顧環境惡化一頭栽進改變土地負面用途。
當我們踩上山坡穿過百年老樹濃蔭荔枝園,又是另一番與舊時景物重逢的歡呼,雖非鄉下仔,朋友童年歲月在粉嶺靠近鄧姓龍躍頭長大,成長周邊景物的訓練,我們擁有共同點。
大棠荔枝山莊的發哥對土地對農耕的執着與眷戀亦是另一種童年基因使然。老同學在歐洲生活多年回流香港,機遇發展丁屋,過去近二十年的一步回歸山林開發了大棠谷廣裘果園及有機農作,涼凍天然的士多啤梨,初夏的玉米,盛夏的荔枝龍眼,一年好幾造的大樹菠蘿、楊桃、木瓜,天天地下水有機芽菜……最重要還是香港少有的山水空間有牛有魚有羊,師生、長者、親子與綠色及小動物互動學習共成長。(當然還有頗具名聲的練馬,學騎中心;從英國回來幾名梁氏細侄女公餘教騎馬,理財政。)
騎上單車,那心漸次飛放,越過山越過谷走進荔枝山莊,適逢魚池池水轉換清理青苔,發仔歡迎我們踩場進去與前陣國寶贈海洋公園被海狼咬死慘劇主角中華鱘親近埋身。
不算廣闊直徑大概十米圓形大池引進山坑淨水養了十多尾報紙大字標題的國寶,一些已育上七、八年,體重近百公斤體長過兩米……簡直就是鯊魚、海豚;然而馴得不得了的鱘魚玩熟了反過來不住在兩腳間游逛,極富人性,引起童心大作抱完一條又一條,不亦樂乎兩小時。入場費平過海洋公園好幾倍,又可親手摸摸甚至抱抱,可愛大鱘,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