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對視力的保養,亂用眼藥水是其中一項常見的高危行為。年紀輕輕的A小姐,以往曾因為眼睛不適獲醫生處方眼藥水治療,最近她的眼睛再次不適,於是便用上次剩下的舊眼藥水滴眼,結果導致視力受創。其實很多眼藥水含有類固醇成份,過量及不當使用可誘發青光眼及白內障,令人隨時有失明之虞。
類固醇引致白內障
類固醇是一種常用的藥物,對治療多種眼疾十分有用,但類固醇會影響晶體細胞纖維的新陳代謝,令晶體後方的囊膜積聚微粒,導致晶體變得混濁引發白內障;視力若嚴重受損,患者可能只會僅餘分辨光線能力,甚至是失明;同時,藥物亦會令眼睛內的壓力增加,導致青光眼出現。
由於此類眼藥水可為用家帶來舒服、視野明亮的感覺,不少人為了眼睛一時的舒適,使用這類應由醫生處方的眼藥水,又或是舊病復發時自己充當醫生,到藥房亂購眼藥水使用。然而,亂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不單止可能產生白內障等後遺症,更會抑制眼睛的抵抗力,令眼睛容易受細菌感染。此外,經常使用一些含有抗生素的眼藥水亦會令身體產生抗藥性。
其實,病人應該按醫生的指示用藥,以免因為誤用藥物而引發可影響視力的副作用,醫生也需查問病人使用其他藥物的情況,因為一些治療過敏症、皮膚病等藥物也可能含有類固醇,需適當調節用藥劑量。
除了胡亂用藥外,不少人也疏忽眼藥水的使用期限,曾有病人把用剩的眼藥水放在雪櫃,幾年後再拿出來滴眼,令眼睛出現不適。事實上,眼藥水開封後只有一個月的有效期,過期便要棄掉,否則有機會滋生細菌。
撰文: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