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生資助辦事處發現申請人遺漏申報資產情況越來越嚴重,去年約有五分之一申請人漏報家庭資產或收入,預料令政府每年損失9,500萬元。學資處考慮到許多父母不願讓配偶知道自己擁有的私己錢數目,因此刻意隱瞞真實資產,正研究讓夫婦分開申報資產,但有關建議尚待委員會通過。 記者:梁美寶
學資處文件顯示,該處在06/07年度,在申請學生資助貸款的學生之中,抽查5%,即約1,454宗個案,了解申請資產有否漏報等情況。結果發現有16.1%申請人所申報的資產有漏報,較05/06年度的14.1%嚴重,令政府錯撥作資助或貸款的公帑達445.8萬元,共涉234人,每宗個案涉款由960元至24萬餘元不等,當中約224.9萬元被追回。遺漏申報若無合理辯解,可被當作虛報,屬刑事罪行,最高可被判入獄。政府以抽查個案的漏報比例推斷,預料令政府每年損失9,500萬元。
認為有人刻意漏報
針對申報資產漏報情況嚴重,學資處有委員認為,學生在申報資產時,需要呈交父母所持有的資產,但夫婦之間常有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真正擁有多少財富的心態,致有人刻意漏報,多名委員提議讓父母分開申報資產,減少漏報情況,又可保護學生父母的私隱。
不過,學資處學生委員之一、理大校政秘書黎子謙認為,漏報主因是學生父母不清楚申報情況所致,認為處方應多為學生家長安排講座,教導他們如何填報表格更實際。
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蘇偉文指出,即使夫婦之間互信,但在處理個人財務上也希望有私隱及保留私己錢,「好似有啲師奶買餸會打斧頭唔想畀個老公知,又或者老公鍾意同啲朋友去吹水,都想留番少少錢自己用,唔想畀老婆知!」他認為讓夫婦資產分開申報是進步的做法,外國夫婦在財務上分得很清楚。至於能否減低漏報情況,他認為這屬個人操守問題。
學資處抽查個案結果
項目:抽查個案
06/07年度:1,454宗
07/08年度(至3月31日):172宗
項目:申報資料有遺漏個案
06/07年度:234宗
07/08年度(至3月31日):23宗
項目:政府多撥金額
06/07年度:445.8萬元
07/08年度(至3月31日):23.18萬元
項目:已追回款項
06/07年度:224.9萬元
07/08年度(至3月31日):18.01萬元
資料來源:學生資助辦事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