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奶兵團每日四出格價自然數口精,但掌握最多慳家妙法的,原來是一名14歲的天水圍居民。今年升中四的楊奇志,購物前先四出格價,最愛到價格較便宜的士多買零食。他衣着樸素,不像時下「潮童」般盲目追求名牌,回家後必啓動手機飛線功能省回電話費,也善用電郵以減省高昂的長途電話費,昨成為民建聯舉辦的「慳錢妙法大募集」比賽大贏家。
收入越低越識慳
楊奇志來自低收入家庭,父母月入只得約一萬元。收入越低就越懂得慳。
奇志說,媽媽常與天水圍師奶結伴北上買餸,父母每月給他500元零用錢,他要乘車回校及在街外用午膳,但每月仍有一定儲蓄。為節省電費,志奇鼓勵大家到社區中心用電腦、看電視,盡量到公共圖書館借閱書籍,平時少開冷氣、風扇,多用手撥扇,「如果太熱,可以去附近商場凉冷氣」。
獲得「慳錢妙法」優異獎的莫金漢則表示,今年米價狂加,他會聯同鄰居集體向米商訂米,價錢一般比超市便宜得多。另一名參賽者鄧月欣則每天上班時到地鐵站取免費報紙,看完儲起當廢紙出售,「無本生利」。
本報記者
日常生活民間慳錢10招
1.留意特價貨品,購物前先格價。
2.購買耐用、廉價用品,減少買奢侈名牌。
3.集合鄰居,以批發方式向批發商直接入貨。
4.在減價促銷期間儲備日常生活必需品。
5.早上上班時於港鐵站或街上取免費報紙。
6.選用收費較平的交通工具。
7.回到家中把手提電話飛線至家中固網電話。
8.平日用桶盛載洗完手的水,用作其他清潔用途。
9.盡量使用「energysave」標籤的電器及轉用慳電膽。
10.關掉不使用的電器電源,少開冷氣風扇。
資料來源:民建聯《慳錢妙法大募集》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