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六)是緬甸國父昂山將軍遇刺61周年,軍政府沒邀請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姬(AungSanSuuKyi)和外國使節出席悼念活動,理由是風災過後百廢待舉,當局要低調紀念。但實際上是軍方自去年鎮壓「袈裟革命」之後,今年5月風災後不理民眾死活,民怨沸騰,有激進反對派正尋求以武裝鬥爭推翻軍政府,令軍政府要加強防範,避免讓反對派有聚眾的口實。
美國背後協助策劃示威
仰光一名去年組織示威的反對派人士說,他們這些年輕一輩,都在尋找推翻軍政府的新方法,正尋找取得武器的可靠門路:「我們正在辯論如何開展一場持續武裝鬥爭,我們已準備就緒,就只差武器供應和訓練。」
流亡泰國的反對派人士索昂(SoeAung)也說,緬甸民心開始有變,有人考慮用暴力手段,但他還是主張非暴力抗爭。
索昂不諱言抗爭運動背後有西方支援,主要是透過美國資助的「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緬甸民主之聲」等境外傳媒,同時訓練包括僧侶在內的地下運動核心人士,為他們動員示威出謀獻策,隨時為下一輪大示威作好準備。
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仍堅持非暴力路線,發言人年溫(NyanWin)說:「武裝鬥爭不可能成功,因為軍隊訓練精良,民眾不是。」
不管是否走暴力路線,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有僧侶說:「這裏充滿怒火,我們正準備再次起義,希望9月再來。我們已準備好了。」
英國《衞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