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共產革命餘滄桑<br>阿旦古巴行喪父人生遺恨

體味共產革命餘滄桑
阿旦古巴行喪父人生遺恨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今年3月底,阿旦鄭丹瑞隨無綫《向世界出發》攝製隊遠赴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古巴取景,拍攝途中突然接獲90多歲老父病重的消息;儘管表現專業的他趕緊完成拍攝並提前離開,但在工作接近完成前一刻,阿旦接獲父親的死訊,未能見老父最後一面,阿旦古巴之行留下的,就只有遺憾。 撰文:戴彩煥

古巴曾經是一個貧富十分懸殊的國家,直至1959年卡斯特羅和哲古華拉發起一場革命,把古巴變成一個共產國家。鄭丹瑞(阿旦)今次走進這個封閉國度,揭示古巴鮮為人知的共產生活。

阿旦為未能即時飛往加國照顧病重的父親而感到相當無奈,一度忍不住流下男兒淚。

看着加勒比海的黃昏,想起在加國的父親,阿旦的心情沉重,但仍堅持完成拍攝工作。

人人月薪1,500元

經過革命的洗禮,古巴首都夏灣拿每一幢建築物都呈現着一種滄桑感,昔日豪宅變成博物館,街道上盡是美國管治古巴期間遺留下來的古董汽車,不過奢華的歲月已經過去。現在,古巴人不論當大律師還是小廚師,每月人工一律只有1,500港元左右,一個國度只有一種生活;由於古巴物資短缺,政府為嚴格控制物資分配,每個古巴家庭每月要拿着簿仔到指定雜貨店領取麵包、肉類、牙膏、肥皂甚至是女性衞生用品等物資。阿旦回想起自己多年來棄掉的東西,心裏忽然間充滿罪疚感。
首次踏足古巴,阿旦一直懷着興奮心情,直至拍攝途中接獲移居加拿大的90多歲父親病危入院消息,令阿旦心情跌至谷底:「好無助,突然間收到消息,理論上你應該即刻撲埋去照顧佢,但當你發覺原來就算你唔喺古巴,你喺香港,咁又點?你係咪要即買機票過去?唔能夠即刻(撲埋去)……令到我好無奈。點會親情唔係最重要?我好幸運,爸爸媽媽仍然喺度,但我唔喺佢哋身邊,係我嘅遺憾……太遠啦。」說話至此,阿旦已忍不住流下男兒淚。
為盡早飛往加國探望父親,阿旦趕緊完成工作,豈料工作將近完成前一刻,阿旦接獲父親死訊,原來的無奈變成人生中的一個遺憾。不過,傷心痛哭過後,阿旦仍堅持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後才趕返加國,為父親辦理後事,其專業精神令工作人員敬佩不已。

雖然哲古華拉是阿根廷人,但他在古巴的地位卻無可比擬,這座掛有哲古華拉頭像的建築物,正是古巴國務院。 電視圖片

卡斯特羅1953年首次武裝起義前,便是入住HotelRex這房間,相中人是他的戰友。 電視圖片

冇晒前半生儲蓄

是次古巴之行中,阿旦曾提及自己人生中經歷過的高低起跌,當中跌得最慘痛一次,是14年前與家人移民溫哥華後,一鋪清袋的慘痛經歷。
阿旦說:「我都好少提及,就係我移民咗去溫哥華,住咗幾年後倉皇離開呢個地方,因為追稅(被加國政府),我冇咗前半生嘅儲蓄,好徬徨,咁點呢?兩個女大個要讀書,我當時問自己一個問題『鄭丹瑞,你𠵱家冇晒啦,前半生所擁有嘅全部都冇晒喇,你搵唔搵得番先?你搵得番吖嘛,咁驚乜嘢?』所以我都冇同人講過,咪好努力咁去做,喺自己能夠做嘅範圍去不停咁做囉。」辛勞一生為還兒女債,阿旦就是將壓力轉化成動力,走出人生的低谷。

《向世界出發》之《古巴危情》7月21日(星期一)晚於翡翠台播出。

雪茄是古巴的經濟支柱,全球超過八成的雪茄都是在古巴製造,阿旦在節目中就嘗試親手製作雪茄。

每逢周六,Santiago也會舉行大型的Conga巡遊,阿旦(箭嘴示)也來湊下熱鬧。

話你知:卡斯特羅避過638次暗殺

古巴共產黨領袖、前國家元首卡斯特羅(FidelCastro)於1926年古巴出生,大學時修讀法律,1953年他帶領革命軍發動起義失敗後流亡海外,其後重返古巴,並在好友哲古華拉協助下,於1959年成功推翻古巴政府。當上古巴國家元首的卡斯特羅,其後以經濟改革為名推行國有化,沒收美國人資產,並宣佈古巴為社會主義國家,引致美國經濟制裁,對古巴實施禁運。據講,美國曾用638種方法去暗殺一直視為眼中釘的卡斯特羅,包括在雪茄裝炸彈、美人計及在雪花膏落毒藥等等,但每次都被他發現大難不死。卡斯特羅曾於1960年聯合國中發表一篇長達4小時29分演說,成為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中演講時間最長的人。今年2月卡斯特羅引退後,由其弟勞爾(RaulCastro)擔任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