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大地主 戴權申請破產

元朗大地主 戴權申請破產

【本報訊】在元朗區雄霸逾30年、被譽為元朗大地主的戴權,昨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令。戴權過往叱咤風雲政商界,又一手創辦巿值逾20多億元的上巿公司均來集團,當上主席。他經歷金融風暴、捲入賄選及「爛尾樓」事件,繼而巨額錢債官司纏身,為人變得低調。

人稱「權叔」的戴權(TaiKuen),現年81歲,以債務人身份,透過律師行代入稟高等法院,呈請破產,法庭文件未有披露他的債項金額。
記者昨前往戴權在法庭文件上報稱的元朗泰祥街住址,單位未見人影。記者續往另一處戴權經常出入的元朗楊屋村居所,始終未能聯絡戴權,工人只說:「戴先生唔喺度!」

子:我唔清楚狀況

此外,記者昨致電戴權當元朗區議員的兒子戴耀華,問及其父呈請破產一事,戴耀華語氣平靜說:「係咩?我唔清楚,你最好問番佢!」又謂:「我唔清楚阿爸嘅財政狀況。」然後掛線,記者及後再多次致電給他,但電話沒有人接聽。
戴權由一名鄉村小子,於區內扎根打滾數十年,搖身成為區內「響噹噹」人物,戴氏家族更成為元朗區望族。
他的教父江山,是與兄長戴均一齊打回來,93年時創辦的均來集團上巿,戴權搖身變成上巿公司主席。隨着樓巿熾熱,均來巿值一度逾20億元。商場得意同時,戴權也展開從政之路,可謂政商界皆一帆風順。
然而,自97年金融風暴後,均來的地產項目成為負累,戴權99年捲入賄選醜聞,及後爆出屯門茵翠豪庭及小欖愛琴灣險成「爛尾樓」醜聞,他逐步淡出政商界。
均來財困,令年老的戴權也避不過錢債官司,最大額的一宗於03年7月,中銀香港入稟高等法院,就他以個人名義擔保茵翠豪庭的貸款項目,追討他逾2.4億元。戴氏家族及戴權個人,跟均來的起落表現一樣,家族踏入沒落。

戴權報住的地址位於元朗泰祥街39號1樓,單位未見人影。

「爛尾樓」遭接手

資料顯示,均來最終因欠債被迫清盤,旗下兩樓盤茵翠豪庭及愛琴灣險成本港多年未聞的「爛尾樓」,最終兩物業都有圓滿結局。
茵翠豪庭其後獲債權銀行中銀香港承擔餘下工程,未售單位透過託管人安永會計師樓,聯絡地產代理出售。其中逾60伙曾售予摩根士丹利屬下基金,是批單位最終全數在二手市場易手,其餘早已購入單位的小業主亦最終圓收樓夢。
愛琴灣則由資深投資者兼百樂集團大股東羅家寶於05年3月以2.1億元全數購入,其後包裝拆售。同年10月開始推出,整個物業61伙,亦能分批沽清。
案件編號:HCB5850/08

戴權經常出入的元朗楊屋村居所,昨未見其出入。

特稿
曾任五屆元朗區議會主席

八旬高齡的前均來集團主席戴權,在新界政壇及商界叱咤多年,曾任十八鄉鄉事委員逾30年,擔任元朗區議會主席,其戴氏家族擁有的店舖,全盛時期佔元朗大馬路半數街舖。戴權於九十年代將家族生意發展至上市公司,他亦搖身一變成為本港大地主之一。

創立均來集團

戴權為元朗南邊圍原居民,家族世代扎根元朗,戴權與兄長戴均最初為父親打理家族生意,其後兄弟涉足運輸行業。至五十年代,兄弟開始投資地產,初時在元朗大馬路發展四層高的樓宇,其後透過與原居民協商方式,購入大批土地發展,並於七十年代,發展四幢六層高的商住大廈,當年已是新界區大型地產項目。
直至八十年代,戴權與家族第二代成員積極發展家族生意,正式成立均來集團大展拳腳,並衝出元朗,炒賣九龍區的商廈、廠廈、半山豪宅以至海外物業。
均來集團於93年上市,由戴權出任主席一職,其姪兒戴志華則當董事總經理。戴權更運用自己在政界及商界多年的人脈網絡,邀得政商界重量級人物廖烈科、雲大棉等出任執行董事。
豈料,在金融風暴下,均來的地產項目遭拖累,03年更爆出茵翠豪庭及愛琴灣險變成「爛尾樓」的醜聞,集團業務可謂陷於癱瘓,其姪兒戴志華亦於05年10月遭頒令破產。均來集團06年9月20日遭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曾捲入賄選案

戴權除營商外,他早年已加入政壇,任十八鄉鄉事委員逾30年,當上五屆元朗區議會主席。及至九十年代末,他捲入十八鄉賄選案,最後沒有被起訴,但此後他逐漸趨向低調。
戴氏家族另一名成員戴展華,是戴權兄長戴均的兒子,他於八十年代末躋身立法局(現為立法會),但他其後被揭發持假文件取得律師牌照,最終被判囚九個月。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