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立法減強積金管理費

擬立法減強積金管理費

【本報訊】強積金管理局主席范鴻齡自去年3月上任後,便一直積極推動降低本港強積金收費,不過消委會日前發表的報告指出,調查的313隻強積金成份基金,只有36%有降低收費。他昨日重申,希望強積金信託人下調收費,否則不排除使出最後一招「立法」來降低收費。

市場決定下調幅度

范鴻齡認同消委會報告指強積金收費仍有下調空間,至於下調幅度,他認為要由市場力量來決定。他相信一旦實施強積金「自由行」,讓僱員可以每年一次自由選擇受託強積金,將會有60%的強積金資金可以自由調動,屆時將可發揮市場競爭力量來降低收費。若市場未能發揮作用,不排除最後以立法降低收費的可能性。
范鴻齡認為強積金收費偏高,有其歷史原因,因為強積金自實施以來,均是由僱主選擇受託人。今年上半年強積金投資回報平均錄得9%虧損,他預期下半年的投資環境仍然辛苦,投資要小心。
強積金信託人之一的JF資產管理投資訊息總監崔永昌,對於強積金有減費空間以及立法強制減費不作回應,但補充該行一直以市場需要為投資者推出相關的產品服務,去年該行也是首批因應市場需求而減低強積金收費的信託人。
而強積金顧問駿隆董事總經理蕭美鳳稱,不贊同強制立法降低收費,指這並不符合香港的自由經濟;她相信強積金自由行後,將可減低收費水平;但她強調客戶不但要看收費平貴,強積金的回報表現亦是重要考慮因素。

保本基金減費居多

對於近日美國發生「兩房」危機,范鴻齡指已向信託人查詢了解本港強積金投資「兩房」債券情況,快會掌握有關資料。由於美國政府出手援助「兩房」,他希望事件不會太嚴重。
去年范鴻齡呼籲強積金基金減低收費後,8月開始,陸續有強積金降低收費。但據消委會較早前的公佈顯示,過去一年只有36%的本地強積金有減少收費;當中以保本基金居多,收費由去年的0.663%至2.25%降至今年的0.663%至1.78%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