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與日常 - 塵翎

無常與日常 - 塵翎

成都此行,其實是當地媒體組織的活動,邀請外地作家到蜀「體驗」災後生活。民間自發組織的文化交流,沒有官方宣傳部參與,也沒有刻意安排行程,我想去都江堰,他們就驅車同行。雖然組織者是我相識多年的好友,然而這卻是我第一次看見她那麼起勁積極地發起活動,動力源自災難過後,想盡力做一點事,回復日常狀態。
但更重要的是,我發現這些人都很喜愛他們的土地與鄉民,深以自家文化為榮,地震摧毀表象的建設,卻沒有擊碎人的生存意志與對日常美好生活的嚮往,驚惶稍定以後,都急於回到往日軌道,且樂於向外地人宣揚,邀請他們來看來同享,當中絲毫沒有矯飾與造作之感。他們對城市的喜愛,對庶民日常細節的尊重,發乎內心,溢於言表。
無常是人世萬事萬物的基調,成都民眾震後療癒的自理方案,是以日常面對無常。以常規生活平定驟起的不安,以更深層內斂的細節鎮住狂暴的斷裂與顛覆,以家常閒話緩和激烈的權力語言,當無常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市民也就處變不驚,雖悲傷恐懼卻依然有餘裕悠然活着。
從前我想像蜀都的悠然,想到的是其偏安的土壤,現在我發現,這種所謂的閒與慢,實在從一浪復一浪的波濤而來。吳宇森《赤壁》的全球首映禮,選在成都武侯祠,自是情節所需。我卻在靜美閒恬的祠裏,與友在樹下喝茶聊天,過了一個理想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