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疏如浮雲 - 林夕

親疏如浮雲 - 林夕

特首對親疏有別首次解畫道:「親,是親近市民,以市民利益為優先,疏,是疏遠市民,以從政者自己政治利益為優先。」
然後很晦氣地多謝各位,如果對於立會議員也有地位語言歧視法,這「多謝各位」的語氣,大可告到平機會去。
親是親近市民,以市民利益為優先,面對通脹,香港這個外向型經濟又受聯繫匯率綁死的情況下,的確除派糖以外無他法,但願也為整體各個階層市民的長遠利益為優先策劃。經濟模式不改,低層向上爬的天梯已斷,就算真是二十年來最好,他們都不會受惠,不斷靠及時一派,可派到何時了。
至於疏,疏遠那些以自己政治利益為優先的黨派,是指哪個黨,哪個黨不以選票為優先,否則如何有足夠議席,為民發聲?如果公民智慧到達一定水平,不為一些現眼的小利,長遠的殘害所惑,每一票都能選出自己認為有效監察施政的候選人,議員的政治利益也就是選民的利益,又何以要跟他們疏遠?
說白了,當下哪個黨最會在發言前先多謝政府接納他們十分之六的提議之類,這還不是春江水暖的鴨,有事先收風的優惠,有油水可抽?只為自己利益而搞作的政客,更要多親近,向他們拉票時曉以長遠大義,才是政道,怎能消極疏遠?
這遺害至深的親疏有別,當初明明是被問及為何對待不同黨派有不同手法而大口吐真言的,明明是為05方案不能通過而發脾氣,不過如今得到勉強的新解,良好意願,就當是八萬五的翻版,不提就不存在,偷換定義,就當是覺今是而昨非吧。政治無永遠的敵人,親疏反覆亦無常如浮雲。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