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改委昨發出通知,開宗明義指明,由於一些地方未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對外商投資項目管理失當,造成外滙資金異常流入。因此要求各省市發改委及經貿委防止熱錢透過成立空殼公司,將資金滙入轉作他用,今後須嚴審外商投資項目。 記者:龍婉嫻
發改委表明,未經發改委或省市發改委、經貿委核准的外商投資項目,不得設立企業,並要求清理復查未經核准、以不正當手段取得批准的項目,今後外商投資項目審批進程必受影響。
自外管局7月2日發佈了《出口收結滙聯網核查辦法》通知,當時還未明言是為了阻嚇熱錢借外貿進出口渠道,變相流入內地進行各種炒作,或等待人民幣升值獲利。但發改委在昨日的通知,不但對轄下各省市發改委及外經委予以批評,更明言有外商在投資項目未經核准即已開工建設,或未嚴格按照核准內容進行建設。
先核准項目 始准設企業
法改委更表示,甚至有投資者藉國際資本市場波動、中國滙率政策調整之機,採取虛假合資、虛假總投資、設立空殼公司等方式,以外商直接投資的名義調入資金,並將資本金結滙挪作他用,牟取不正當利益,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和國際收支平衡帶來潛在風險。
發改委指明,為進一步規範外商投資項目管理,防止外滙資金異常流入,要求各省市發改委、經貿委嚴格執行外商投資項目核准制,要堅持外商投資先核准項目,再設立企業的原則,防止設立空殼公司,明確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項目、外商購併境內企業項目、外商投資企業(包括通過境外上市而轉制的外商投資企業,即紅籌或民企)增資項目,和再投資項目等,均要實行核准制。
發改委表示,將加強對外商投資項目真實性的審查,各級發改委部門在核准項目時,要根據項目建設規模和主要建設內容等核定項目總投資,必要時可委託諮詢機構進行評估,要注意把握和監控境外資金的流向,嚴格外商投資項目總投資與資本金的差額管理,並加強對境外投資者背景和信用情況的審查,對背景不明、信用不達標或資料不完整的,要嚴格審查,防止無真實投資背景的外滙資金流入。
發改委又要求,要嚴格按外商投資項目分類分級(包括按投資額)進行核查,不得以任何理由及方式下放審批權,對未核准已動工、或以化整為零、提供虛假資料取得核准的、不按核准要求進行建設的,甚至已調入資金而不用於建設項目的,都要求及時糾正,嚴重違規的可撤銷核准。
空置增加
國房景氣指數連跌七月
國家統計局昨公佈,今年6月的國房景氣指數是103.08,分別較5月及去年同期下調0.26及0.55點,並且是去年11月以來,連續第7個月出現回落,有持續下調之勢。內房股走勢亦繼續偏軟,新世界中國(917)昨收3.5元,跌4.4%,跌幅最大。
上半年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升33.5%,完成土地開發面積1.3萬平方米,增加9.9%。但截至6月底,全國商品房的空置面積是1.27億平方米,增加2.2%,主要是寫字樓及商業營運用房的空置面積增加,分別升6.8和3.4%,商品住宅空置6425萬平方米,反而減少2.1%。
地產界促放鬆銀根
面對樓市不景及銷量下降,內地傳媒報道,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本月先後向有關部門提出放鬆銀根及調整調控政策的建議,主要是要求當局適當放開保障性住房的信貸政策,對第一套房及換樓性質的第二套房,取消部份貸款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