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施工量1100伙 落成量1600伙<br>住宅供應新低現斷層

半年施工量1100伙 落成量1600伙
住宅供應新低現斷層

【本報訊】本港今年上半年的私人住宅施工量、落成量及未售單位量,均出現有紀錄以來的半年新低。根據政府最新公佈數字顯示,目前未售及未動工單位只有6.3萬伙,以未來4年計,平均每年只能供應約1.6萬伙,無法滿足市場平均每年吸納約兩萬個一手貨的需求,樓市斷層已在眼前。業界均大聲疾呼供求失衡,並要求恢復定期賣地,增加供應。 記者:林志光、程俊華

運輸及房屋局公佈的住宅供應量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私樓施工量只有1100伙,落成量1600伙、未售單位5萬伙,均是自運輸及房屋局04年有公佈以來的新低,其中前兩者更可能是自97年以來的新低。

6.3萬伙不夠供應四年

若將未售單位加上未動工單位,合共6.3萬伙,在4年內盡推,每年只供應約1.6萬伙。而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02至07年間,一手私樓吸納量平均每年約兩萬伙計算,供應斷層已擺在眼前。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解釋,上半年私樓落成量低,最大原因是政府在03年停止賣地,03至04年鐵路上蓋住宅項目暫停招標,及近年多個大型私人住宅工程延誤所致。
美林證券較早前發表報告指出,預期08至2010年,每年的新供應介乎9000至1萬個,主要因為目前土地供應有限,發展商要把現有土地儲備攤分多年發展,致使每年落成量減少,這個情況可能於2010年後惡化。在供應減少下,美林估計,年底前樓價會再升10至12%,即全年升兩成。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直指,房屋供應雖在中短線未現危機,但以現時的情況,只夠應付未來兩三年,房屋儲備不足令供求失衡,對整體市場而言絕對不健康。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認為,高地價政策令土地持續未被勾出,房屋供應快現真空期,迫令發展商建樓「豪宅化」,市民難以負擔,問題值得深究。

發展商倡恢復定期賣地

會德豐地產(049)執行董事黃光耀指,發展商透過勾地增加土儲日趨困難,相信會陸續放慢勾地腳步,未來數年住宅落成及施工量會持續偏低,處於供求失衡情況。裕泰興董事總經理羅守耀炮轟政府土地政策僵化,政府人為導致供求失調,發展商不會盲目高價勾地,遂令落成量及供應量持續向下,但市場難做到有價有市,樓價長遠亦難大升,建議政府應制定長遠土地供應政策及恢復定期賣地。
泛海國際(129)執行董事關堡林表示,近年市區土地買少見少,加上在勾地表內,吸引的土地確實不多,舊樓併購過程亦需要很長時間,導致近年住宅落成量大減,直接影響將來供應。為穩定市場供應,他建議政府恢復定期賣地。

一手樓按年吸納量

02年份 吸納量:23088伙

03年份 吸納量:26498伙

04年份 吸納量:25694伙

05年份 吸納量:15994伙

06年份 吸納量:13986伙

07年份 吸納量:20123伙

08年份* 吸納量:8027伙

*半年數量資料:土地註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