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國際新聞中心把「中華臺北」改為「中國臺北」,中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說,兩個名稱都是ChineseTaipei的翻譯,所以那改動「不能說是矮化臺灣」。論英文,這解釋合理嗎?
「中華臺北」和「中國臺北」的英文說法絕對不同:「中華臺北」是ChineseTaipei,即中華民族的臺北;「中國臺北」是Taipei,China,即台北是中國城市。英文寫地名,習慣把該地所屬區域、國家寫在後面,和中文習慣相反。例如「新界沙田」,英文是Shatin,theNewTerritories。照中共所謂「中國臺北」即ChineseTaipei的邏輯,「新界沙田」大概要寫做theNewTerritorialShatin。這是中共式英文。
中共喜歡講「愛國」,講「民族尊嚴」。但他們聲言英文比中文「更加有力」,於是以Weareready作迎接奧運歌曲的主調;他們的國務院論「中華臺北」和「中國臺北」,實行「以英文為準」。這是中共式民族尊嚴。
假如你對這尊嚴還未了解,不妨看看「矮化臺灣」四字:這是英文todwarfTaiwan的直譯:dwarf者,侏儒也,作動詞用,指「使……顯得矮小」。中文沒有「矮化」這說法。我們只有「貶損」、「貶抑」等詞語。中共式中文就是那樣以英文為骨,以英美為尊。
「漢兒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古人曾經為此深深感慨。現在,中共還未學得胡兒語,就用蹩腳胡語「矮化」中文。只是今人都習以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