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統計局昨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國民經濟總值(GDP)增幅為10.4%,第二季GDP增幅為10.1%,低於首季的10.6%增幅。6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及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增7.1%及8.8%,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29.5%。證券界認為,數據大致與早前傳媒報道相若,但仍然強於預期。 記者:周燕芬
不過,中國伴隨全球經濟步入下行周期,加上早前PPI漲幅擴大,與及成品油價上調,通脹壓力仍在,部份分析員將中國GDP及通脹率預測作出修訂。
財政收入增逾30%
統計局發言人李曉超稱,上半年GDP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可用三句話概括,「朝着預期方向發展,結果得來十分不易,宏觀調控成效明顯」,國民經濟仍繼續朝着宏調預期方向發展。財政收入在企業實現利潤及城鄉居民收入都保持較快增長下,錄得30%以上增幅。
不過,他指出,PPI漲幅繼續擴大,對CPI形成了較大的傳導壓力,近期成品油和電價上調,災後重建形成對建材的需求,都可能形成價格上升的新因素,在國內外特別是國外價格上漲較快的情況下,相信下半年CPI再加劇機會較高,初步測算,下半年導致CPI回升的因素,將會令CPI上漲1.8個百分點。
摩根士丹利便將中國今年的通脹率預期由原先的6.5%調高至7%,維持中國今年GDP增長10%預期,明年預測由9.5%降至9%。美林則將今年GDP預測,由10.9%降至10.4%。
陶冬料從緊政策有微調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預期,中央政策仍會從緊,但有所微調,如重新實施出口退稅率以紓緩出口業困境;人民幣升值速度亦會放緩,以減輕出口企業的負擔,預期下半年升幅為4%,低於上半年的6.4%。
雷曼兄弟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孫明春亦指,6月固投增長反彈,表明中國政府和人行可能無法很快放鬆其緊縮政策,否則CPI更難以控制。然而受信貸狀況已偏緊和增長前景不確定的影響,人行的貨幣政策亦不會更激進,最多年底將存款準備金率再提高2.5%。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較為樂觀,認為全年GDP增長仍可保持在10%,到明年才會回落至8至9%。但他認為,中國伴隨全球經濟已進入下行周期,正面臨歷史上從未出現的經濟增速下滑與通脹壓力高企並存的困境,宏調需要「緊貨幣、防通脹及適度寬財政」。
統計局昨日公佈的最新上半年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人民幣)
08年上半年:130619 較去年同期變化(個百分點):-
6月份:- 較上月變化(個百分點):-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
08年上半年:10.4% 較去年同期變化(個百分點):-1.8
6月份:10.1%* 較上月變化(個百分點):-0.5**
居民消費價格(CPI)增幅
08年上半年:7.9% 較去年同期變化(個百分點):+4.7
6月份:7.1% 較上月變化(個百分點):-0.6
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增幅
08年上半年:7.6% 較去年同期變化(個百分點):+4.8
6月份:8.8% 較上月變化(個百分點):+0.6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
08年上半年:26.8% 較去年同期變化(個百分點):+0.1
6月份:29.5% 較上月變化(個百分點):+3.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
08年上半年:21.4% 較去年同期變化(個百分點):+6.0
6月份:23% 較上月變化(個百分點):+1.4
*第二季數字;**與第一季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