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10紓困措施旨在買時間

特稿
10紓困措施旨在買時間

特首曾蔭權昨日拋出的百億元紓解民困方案,明顯是買時間的措施。政府消息人士承認,通脹是全球經濟問題,政府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現時希望推出一些短期紓困措施,待2010年政府10大基建上馬,藉此刺激經濟,拉高工資,從而消除通脹對民生的壓力。

待基建上馬拉高工資

政府消息人士承認,通脹是全球各國面對的問題,特別是經濟全球一體化後,要控制通脹,政府可以做的事有限,就算香港改變聯滙,將港元滙價升值10%,也不過令通脹跌0.6%,影響十分有限,所以要提出長遠解決通脹措施,根本不可行;現時提出多項短期紓困措施,已經是政府即時可以做到的事。
長遠而言,政府消息人士認為,要紓減通脹對市民做成壓力,只有擴張經濟,帶動工資上升,現時政府手上最後一張抗通脹「王牌」,就是以短期措施換取時間,希望可以等到2010年,政府提出的10大基建全部上馬,屆時藉此刺激經濟,透過基建推動其他行業,拉高整體工資,令工資增長快過通脹上升,從而消除通脹對民生的壓力。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