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擔心陷入財困的房利美及房貸美將衝擊金融體系,令持有兩房債券的亞洲金融股昨明顯受壓。據悉,證券投資組合龐大的中銀香港(2388)亦持有兩房債券,但全部列入「持至到期」及「可供出售資產」類別,故即使價格波動,亦不影響該行盈利。
恒生、國壽無持有
中銀香港財務總監李永鴻接受查詢時說,該行雖持有兩房債券,但對於證券投資組合規模逾4000億元的銀行如中銀而言,持有屬「正常之舉」,具體金額則未透露。他強調,該行所持的兩房債務並無列入交易證券類別,全部屬持至到期或可供出售證券,故公允值變化不會構成減值支出,影響該行盈利。他指美國政府已表明拯救兩房,除非有關債務評級被降低,才要進行股本冲銷,惟即使如此亦不影響該行資本。
對於旗下證券投資是否涉及兩房債務,恒生銀行(011)副董事長柯清輝只說:恒生好lucky(幸運)」;暗示未持有相關債務。他指兩房債券評級屬AAA級別,息差較窄,對藉資產負債管理賺取高息的銀行來說,吸引力不大。外電引述中國人壽(2628)及平安保險(2318)發言人表示,其投資組合均無持有兩房或其擔保的債券。
另《日經新聞》報道,截至3月底止,日本三大銀行及保險業合共持有兩房債券近9萬億日圓(約6697億港元),其中以三菱UFJ涉獵最深,佔3.3萬億日圓。台灣金管會則公佈,當地保險業持有兩房債券總值5386億新台幣(約1382億港元),銀行業亦有794億新台幣,總計6180億新台幣。南韓監管機構亦指,當地銀行及保險業共持有5.5億美元兩房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