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聰明人?在中文裏,有一個字眼,叫做「識相」─做人要識相一點。
英文沒有「識相」的翻譯。出席一個華貴的場合,舉止有點粗野,衣服穿得不對,叫做Inappropriable,至多是不夠大體。
但是「不識相」的罪名不同。中文一個「相」字,包涵着一個波濤詭異的海洋。一個識相的人,不但要鑑貌辨色,還要領悟他身處的情境、氣氛、歷史條件,一切都不需講明,你自己懂得怎樣做。
在一個獨裁的社會,不鼓勵辯論,沒有甚麼言論自由,才有識相不識相的問題。識相隱含着權力的意識,只有沒有權力的人,衡量利害後果,向擁有權力的一方默默臣服,這才叫做識相。
英語世界沒有這個字,因為容許個人性格的發展,鼓勵挑戰和反抗。開會的時候,不論老闆還是伙記,人人平等,一個人說了一番偉論,另一個答:「我不同意」(Ibegtodisagree),沒有識相與否的顧慮。
但是在另類社會,冒出這樣一句異議,全場氣氛馬上凝結起來。其他人不是默不作聲,就是偷眼看着坐在權力寶座上的那位主席臉部肌肉微微的顫動,烏雲蓋罩,山雨欲來,奴隸社會的漫長歷史,就是千萬人識相地跪下,閉上嘴巴,構成一幅很穩定的畫圖。
「識相」的學問太大了,在這一科裏,還有「識時務」、「話頭醒尾」、「挑通眼眉」,或者如張愛玲說的:頭上敲一敲,腳底也咚咚響。中國沒有中產階級,有一個沉漬厚重的中間階層:師爺、秘書、侍衞長,他們是一個龐大的識相一族,由於太懂得識別主人的面相,他們自己漸漸都面目模糊,自己消失了色相。
中國的相學,是這個階層孕生的民間智慧,連吉卜賽人也想不出來。相學不盡是迷信,只是鑑貌辨色的千年統計學。小孩,從小自由不羈,上小學的時候,學會了紀律,畢業之後,漸漸也學會了識相。
識相是聰明的開始,也是人格和個性的結束,千千萬萬聰明人滙聚起來,喪失了想像力和膽識,成就了一個封閉和愚昧的群體。外國人眼看着,分不清誰是Chan,誰是Wong,千萬張面孔恆河沙數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