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男性好友聊起,男人看女人與女人看女人的分別,我懷疑有多少是性別造成的差異,有多少只是個人口味的迥異。
像林熙蕾,在男性大導演的鏡頭下,她總是一個不可方物的致命誘惑。身材是不錯,五官也標致,但我始終沒法看出她的絕美。直至近作《文雀》,我才知道問題在哪裏。杜琪峯把這電影拍得很有風格,影像處理充滿情調,任達華的造型與姿勢也有型有款,像金絲雀的林熙蕾,戲份吃重,最常見是走路、疾跑的場面。雖然角色確實時常處於驚惶、逃跑狀態,可是她的移動只有騰雞,難說美感,總之走起路來沒有味道。外在或許是美的,但內在缺少一點甚麼,欠了台型。
走路也是戲。《重慶森林》裏的林青霞,是我較記得的。法國與意大利電影裏走路的女人很好看,安東尼奧尼《BlowUp》攝影師偷拍的女子,走得有型有格,迷死人,輕輕站着已是韻味無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這樣站。」他邊按快門邊發出讚歎。《Nikita》的狂奔,也令人印象難忘。
有朋友在外國參加劇場工作坊,第一課教的是如何走路。不是模特兒的貓步,而是一個女人的婀娜步姿。沒有三吋高跟鞋做道具,就單靠身體的擺動,步伐的大小與節奏來傳達女性魅力。朋友是劇場門外漢,貪玩參加工作坊,以為學的是戲劇的兩道板斧,沒想到導師首先教她如何做一個女人,一個走路也好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