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赤壁」 - 李怡

記憶中的「赤壁」 - 李怡

《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就是「赤壁之戰」。歷史上這是以寡敵眾創出奇迹的著名戰役,更是經此一戰而造成三國鼎立的形勢。因此,「三國」是因赤壁而來。蘇東坡的《赤壁懷古》更是給這一戰役奉上名留千古的一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成為詞中極品和絕唱。
赤壁之戰雖是「戰」,但無論《三國演義》這小說,還是所有的戲曲演繹,都極少「武戲」和戰爭場面。整個過程,是鬥智、用計的極致。從諸葛亮舌戰群儒,草船借箭,蔣幹盜書,苦肉計,橫槊賦詩,群英會,借東風,接下來的火燒連環船,才出現戰爭場面,最後的華容道則帶出忠義難兩全的人性考驗。
中國戲曲中,以京劇的《群英會.借東風》為最經典的瑰寶。五十年前,中國京劇院與北京京劇團合作演出,把過去從來不肯一起演出的京劇大牌共冶一爐,轟動劇壇,後拍成紀錄片《群英會》蜚聲國內外。一九五六年拍攝的《群英會》,由馬連良飾孔明,葉盛蘭飾周瑜,譚富英飾魯肅,袁世海飾曹操,蕭長華飾蔣幹,裘盛戎飾黃蓋。這樣的陣容,可說是空前絕後。我童年住北京,也學唱過幾句京戲。二十歲時看《群英會》,真是過癮之至。其中袁世海那一幕「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種霸氣、唱做功力,詩本身的魅力,都一直縈繞心頭。
小喬,根本不見蹤影。連番的冗長對打,也不存在,因為毫無意義。赤壁之戰是「用計」的文戲,不是武戲。周瑜從不把諸葛亮當朋友,他們是既合作又各懷鬼胎。不知吳宇森導演有沒有看過這經典京劇?電影《赤壁》,看上去不像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