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李柱銘、范太角色誰能代替 - 盧峯

蘋論:李柱銘、范太角色誰能代替 - 盧峯

開完五天的馬拉松會議後,今屆立法會的工作已大體上結束,準備角逐連任的議員將在未來兩個月全情投入選舉工程,希望爭取連任;選擇退出議會工作的議員則已紛紛跟議員及政府官員話別。
在退任的議員中,最讓人感到可惜,最讓人懷念的肯定是民主黨創黨主席、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先生。李柱銘先生自從八五年開始加入立法機關,除了過渡時因反對臨立會而一度「落車」以外,他一直是立法機關的中堅分子,積極參與法案的制訂、政策的辯論及議案的修改。
當然,李柱銘先生最讓人難忘的是他充份利用議會這個渠道捍衞一國兩制,促進民主。每一次當北京政府有任何言論或政策偏離一國兩制方針,損害香港的高度自治時,李先生都毫不猶豫的直斥其非,批評北京政府不守承諾,並敦促國際社會關注香港的情況。每一次當港英政府或特區政府沒有盡好本份,沒有積極捍衞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原則時,李柱銘先生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提醒港英政府及特區政府要堅持原則,不能腳軟。
對香港市民來說,對香港社會的發展來說,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不僅是我們的憲制基礎,更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及護身符,必須千方百計、夙夜匪懈的維護。李柱銘先生過去二十多年來在議會內外就盡力扮演好這個守護者的角色,竭力保障香港的制度不受侵蝕。現在他正式告別議員生涯,立法會內能否找到另一位一國兩制的守護者實在是個疑問。
至於李柱銘先生對民主的堅持,在推動民主政制方面的貢獻更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不少議員在告別辯論中稱許李先生為香港民主之父;即使不是泛民主派議員如自由黨資深議員周梁淑怡女士同樣盛讚李柱銘為民主「落咗好多力」。甚至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先生也點名稱讚李先生,指他的民主夢定會實現。這些跨黨派的讚譽說明,李柱銘先生在推動民主政制方面的貢獻是公認的,是不能抹煞的。新一屆立法會將失去這把堅定、熟悉的「民主之聲」,市民怎會不感到遺憾呢?
李柱銘先生告別立法會固然讓人惋惜及不捨,另一位資深議員──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女士告別立法會同樣是議會的重大損失。
范太的政治立場不像李柱銘先生那樣鮮明,她在民主、人權問題上也沒有李先生或泛民主派議員那樣執着。當她在回歸後出任立法會主席後,不少人都擔心范太會偏幫某些政黨的議員,處事不公平。
但從過去十一年的表現來看,她並沒有偏袒任何政黨、議員,而是按着議事規則、法例、《基本法》辦事,不偏不倚的處理有爭議的議案或法例,令各派議員在議會內能保持和而不同。跟高唱親疏有別的曾特首相比,范太一視同仁的做法實在值得欣賞。
另一方面,范太在任內更致力維護議會的權威,不管對行政機關或官員都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今年三月她當選人大常委後由於擔心跟立法會主席的角色有衝突,她特意向人大常委會請假至立法會主席任期完結後才履行職務。這種顧全立法會權威,避免角色衝突的審慎做法,實在很值得其他政界人士借鏡。只可惜,這樣一位稱職的立法會主席將要離任了,下一屆立法會要找到同樣有份量、不偏不倚的主席肯定非常困難。

沒有人該做「萬年議員」,但像李柱銘先生、范徐麗泰女士這些有能力、有識見、有堅持的資深議員退出立法會,肯定是立法會的重大損失,也是社會的重大損失。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