噚日《中國經濟周刊》一篇報道,內容居然係國家外滙管理局抦社會科學院嘅專家計錯數。呢個指控可大可小呀。要知道社科院來頭唔簡單,1977年成立,前身係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家陣係中國哲學社科學研究嘅最高學術機構。
話說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專家張明,上個月發表咗份報告,指流入中國嘅熱錢規模達到1.75萬億美金,相當於今年3月底中國外滙儲備存量嘅1.04倍。報告一出,即刻引起廣泛議論。《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王紅茹喺最新一期報道中,聲稱訪問咗外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嗰位負責人列舉咗四點推翻張明份報告。
其中比較重要嗰兩點分別係,嗰位負責人話,張明連啲熱錢喺中國賺嘅利潤都計埋落熱錢本身度,擺明誇大咗數字。仲有,張明份報告由03年開始計有幾多熱錢入咗大陸,但中國經濟真係熱起來,係05、06年股市、樓市起動時期,要知道除非有利可圖,否則邊有熱錢入嚟,所以一般統計都係以05年開始,張明即係計多兩年啦。
聲明澄清非外管局觀點
不過,華華就覺得有啲奇怪,篇報道雖然冇開名,但話晒係引述自外管局相關部門嘅負責人,但外管局近個多月嚟不斷出招打擊熱錢,又查三資企業,又考慮通過對境內銀行嘅非居民人民幣賬戶加強統計監測,仲要求銀行加緊上報境外尤其係港人存款數據同情況。
先係打擊,𠵱家又話熱錢流入情況唔係想像中驚人,似有啲唔啱嘴形。正當華華百思不得其解時候,外管局發聲明,話《中國經濟周刊》王紅茹嘅報道,觀點並唔代表外管局。聲明仲重申,外管局對跨資金流動監管高度重視。咁就真係要問吓王紅茹訪問嗰位係乜水嘞!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