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干預巿場救市<br>美被斥回歸社會主義

屢干預巿場救市
美被斥回歸社會主義

美國一向自譽「自由經濟祖師爺」,堅持巿場主導,不時狠批別國尤其是中國的金融政策干預巿場運作。但自從次按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干預巿場之舉,一個接一個出現,房利美和房貸美陷入破產危機,政府又出手,成為最大債主,有評論指這一套是回歸社會主義。

曾呼籲日本勿拯救企業

數十年來,美國制訂金融政策的官員,不時教訓全球各地政府,要讓巿場自由運作,不要用有形之手干預。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美國就不斷呼籲日本不要拯救經營不善的銀行和企業,應任由它們關閉,當年華府還說:「沒有一間(銀行或公司)是大得不能倒下的。」近年,美國又批評中國的國營銀行,不斷向國營企業提供借貸,造成不公平競爭。
但自去年第四季次按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連番出手救巿。起初是下調貼現率,繼而向金融巿場大手注資。但次按風暴一發不可收拾,今年3月,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陷入財政危機。美國聯儲局於是透過摩根大通,向貝爾斯登提供應急資金,這是自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聯儲局首次向非商業銀行提供應急資金。
除了金融巿場,連學生信貸也受到次按波及。由於借錢給大學生的利潤不吸引,甚至潛藏危機,銀行相繼停止借錢給學生。喬治布殊政府於是在5月份出面,透過財政部下設的基金,從私營貸款機構手上購買學生貸款,務求銀行繼續向學生借貸。前日財政部和聯儲局,又提出拯救房利美和房貸美的方案,當局明顯是認為這兩間房貸抵押公司,「大得」不能倒下。
美國整個金融系統,現在佈滿政府的手印。以往強調自由經濟、崇尚自由競爭的立場,已拋到九霄雲外。由自由派到保守派、由民粹主義到革新主義者,都反對政府操控教育與房屋巿場運作,因為這等同社會主義。華盛頓研究機構「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林德(MichaelLind)說:「如果你是社會主義者,就應該高興。」
種種救巿手段或可暫時穩定巿場,但已令美國自由經濟教條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但在克林頓政府時代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貝利(MartinN.Baily)說:「我們沒有任何選擇。」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