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大男嬰眼癌割眼保命<br>斜視及瞳孔現白瓣是徵兆

八月大男嬰眼癌割眼保命
斜視及瞳孔現白瓣是徵兆

【本報訊】為了令子女「目不斜視」,有父母一天到晚在疑似斜視的子女面前豎起手指做訓練,但斜視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徵兆。有眼科醫生指,斜視是眼癌的常見病徵,若不及早發現,不但要摘除眼球,癌細胞亦可經視網膜擴散至腦部,令患者性命不保,故呼籲家長若發現子女有斜視或瞳孔處出現白色光瓣,必須及早求醫,排除惡疾。 記者:張嘉雯

陳先生在內地居住的太太早前誕下男嬰,他的妻子在兒子三個月大時發現其眼睛的瞳孔出現白瓣,在內地求診卻被指沒問題,至八個月大時白瓣變得明顯,才診斷出雙眼均長有視網膜母細胞腫瘤。

兒童眼部瞳孔處出現白色光瓣(右圖箭嘴示),是患眼癌的徵兆。 互聯網

每年約三名初生嬰眼癌

「原來佢(陳先生)細個嘅時候都有一隻眼有問題,要裝假眼,得番一隻眼睇嘢,佢自己無為意,唔知自己細個係患咗視網膜母細胞腫瘤,又唔知會遺傳畀個仔。」眼科專科醫生于秉安指,陳先生兒子眼內的癌細胞雖沒有擴散至腦部,但因為太遲發現,無法保留雙眼的眼球,需要割除。
于秉安指,九成眼癌是在胎兒時期基因突變而成,餘下一成由父母遺傳所得,但與母親懷孕期間接受X光檢查及服藥無關,以全球每兩萬名初生嬰兒有一人會患病計,本港每年約有三名初生嬰兒患眼癌,當中九成五為五歲或以下兒童;眼癌通常只發生在單一眼睛上,但有四成患者會雙眼同時長有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腫瘤多生長在眼球後方的視網膜上,初期不易察覺,患者有兩種明顯病徵,包括斜視及瞳孔處有白色光瓣,「如果腫瘤生喺黃斑點區,個腫瘤大咗就會遮住,令病人睇唔到嘢,就會斜視。」于秉安指,當發現白色光瓣時,已屬較晚期的癌症。雙眼發病的高峯期為一歲,單眼發病的高峯期為3歲,男女比例相若。

視網膜母細胞腫瘤(箭嘴示)可擴散至腦部。 互聯網

病者康復後要安裝義眼

早期發現的眼癌,可以用激光或冷凍療法,患者存活率可達九成;其餘方法包括化療、電療,其中電療可能刺激身體再次基因突變,引發骨癌等致命疾病。另外,若癌細胞入侵玻璃體,則需要進行全眼球切除手術,病人康復後可安裝義眼。
于秉安建議有家族病史的孕婦在36周時接受超聲波檢查,若發現胎兒眼睛結構出問題,建議提早催生,爭取四個星期時間治療。此外,家長也可考慮於嬰兒六至九個月大時安排全面的眼科檢查,利用超聲波及磁力共振等檢查確定有否患病。